Tuesday, May 24, 2011

成功交響曲三樂章



當你打通了天上的窗戶,
你的努力都會開花結果。

你渴望心靈最深沉的夢想得以實現嗎?

當你打通了天上的窗戶,當你跟上主無限的能力結合,你的任何美夢都將成全,你 的所有努力都會開花結果,因為祂那無限的豐富,你隨時都可以享用。

上主開了支票給你,上款題上你的名字,下款簽上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聖名,中間 金額的數目留白,隨你的意思自由填寫。這就是約翰福音十四章十三節的本意: 「你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美麗到令人難以置 信的應許,不是嗎?特別是,這張支票還加上這異乎尋常的保證:「我所作的事, 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乖乖,我可以作比耶穌所作更大的事?

保羅兌現了這張支票──他寫了十三卷聖經。
耶穌?無。
葛理翰相信這應許──他一次向上百萬的人講道。
耶穌?未曾。
趙鏞基抓住這節聖經──他牧養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教會,七十萬人。
耶穌?從沒。

但保羅、葛理翰和趙鏞基都虔誠地敬拜耶穌基督。他們知道那賜這寶貴應許的,總 比那經歷這應許的,要更加偉大。

耶穌基督所應許你的是
豐盛的生命,而不是貧窮的生命。
剛強的生命,而不是軟弱的生命。
多結果子的一生,而不是空有枝葉的一生。
喜樂滿溢的日子,而不是勞苦愁煩的日子。

「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

簡單、清楚的應許。別滿足於貧窮的生命。有力、強烈的應許。別安頓於次好的人 生。

你夢想作個音樂家嗎? 耶穌說,我必成就。
你夢想成為企業家嗎?耶穌說,我必成就。
你夢想成為站在台上侃侃而談的演說家嗎?
耶穌說,我必成就。

祂說:「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簡單、清楚、有力。
為了避免有人濫用這特權,祂加上一個小小的限制──叫父因此得榮耀──一個小 小的條件,一個小小的提醒。一把奇特的鑰匙,一句神奇的密碼。你得成熟到可以 善用這張支票,你得證明你配得上作神兒子的尊貴身份。

摩西四十歲時,神不敢把權杖交給他。那權杖可以把紅海分開,可以變水為血,可 以分裂磐石湧出水泉。這權柄如此巨大,神耐心等了四十年,等到八十歲的摩西, 百鍊鋼變成繞指柔,火爆脾氣被牧養蠢羊的忍耐完全取代,神才敢把權杖交給他。

當你的野心完全融化在神的雄心裡,
當你的意願完全消失在耶穌的意旨裡,
當你的想法完全符合上主的思想,
你可以擁有那根權杖。
你可以支取那張支票。
你怎麼知道你到達了那個境界?
只要你通過這三個考驗,那權杖就是你的──

1.認識你自己(Discover Yourself )
你有你獨特的天賦才能,你若順著神造你的特質去開發自己,你就有權利為自己的 成功禱告,你的成功也會像水到渠成一樣自然。

莎士比亞有權利禱告說,求主給我靈感,寫出感人肺腑的劇本。愛迪生有權利禱告, 求主給我創意,發明新產品造福人群。莫札特有權利禱告,求主給我旋律,用音樂 來美化這世界。這樣的禱告,神必垂聽,使他們靈感加上靈感,創意加上創意,旋 律加上旋律。

如果螞蟻異想天開,禱求說我要比印度象更大的力氣;如果老鼠禱告說,我要飛得 比老鷹更快;如果兔子禱告說,我要游得比鯊魚更迅捷,這種濫用特權的祈禱,是 敲不開上天窗戶的。

希臘人說,發現你自己是成功的基礎。

2.紀律你自己( Discipline Yourself )
你的天賦才能得經過一番苦練,才能開花結果。紀律對籃球員來說,是運球、投射、 上籃的十年勤練基本動作。對作家來說,是十年寒窗苦讀,以求掌握文字轉承的技 巧,並捕捉如同神駒過隙的靈感。對音樂家來說是十年琴房的苦練,巧指泡透巴哈、 韓德爾、莫札特的心弦。

你順著你的恩賜開發自己,又肯委身苦練,你有資格禱告說,求主賜福。

創意活躍的愛迪生,每天投資十幾個小時在他的實驗室,他工作,他思想,他實驗, 他禱告。神紀念愛迪生的殷勤,把靈感不絕的火花,傾注在這發明家饑渴的心坎。

羅馬人說,紀律你自己是成功的台階。

3.放下你自己( Deny Yourself )
希臘人貢獻了他們的智慧,把成功訣濃縮在「發現你自己」的名言裡。羅馬人分享 了他們經驗的結晶,用「紀律你自己」把成功的公式勾劃出來。猶太人耶穌基督為 成功下了完美的定律,為這主題寫上「放下你自己」作完美的句點。

那失喪生命的,就得著生命。
放棄小我,就能成全大我。
我衰微,祂就興旺。
我向己死,我就能向神活。
一粒麥子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

卡格蘭從小夢想成為作家。卅歲時成為明州大學英語文學系的教授。私底下,他常 嘆息,為何事與願違,幼年的夢想未克美夢成真。有一天教班上學生時,他頓悟, 為何念念不忘自己個人的小野心,何不把精力花在這群比自己更有寫作才華的學生 身上,那豈不是更高貴的生命投資?

當他向自己的野心死了,上帝就為他開了一道神奇的門──他寫了一篇短文來啟發 班上的一位學生,那學生想,這麼好的文章不該我一人獨享。徵得老師同意,他把 它寄給亞特蘭大報。卡格蘭過幾天收到報社主編的來函:「你還有這樣的文章嗎? 再寄一打來給我們。」卡格蘭的美麗故事,證明宇宙運行的一道重大法則:成功的 最後一塊密碼是「放下你自己」。

你發現了你自己,順著神創造你的獨特天性去發展;
你放下了你自己,委身為人類追求最大的福利。

你的禱告必蒙神的垂聽,夢想必然成全。
好消息;耶穌基督簽名的這張支票,可以多次重覆使用。

作者: 李順長

Saturday, May 21, 2011

阿瘦皮鞋創辦人歸主記


從民國41年台北延平北路騎樓下的擦鞋攤,到今日海內外超過兩百家銷售點的阿瘦皮鞋,人稱「阿瘦仔」的阿瘦皮鞋董事長羅水木,以認真擦好鞋、做好鞋的精神,近60年來陪伴無數的台灣人有好鞋、走好路,腳踏實地的為每一天生活來打拼。

小時候家境貧窮的羅水木,六歲就外出賣甜不辣,十歲就離開家人到麵店當童工。有一次因打翻湯麵而遭老闆娘打到頭破血流,這樣的痛苦記憶,讓他從小就不相信世上有鬼神,認為要有好的未來唯有靠自己努力。

自認「鐵齒」的羅水木,因為肺部開刀的奇妙經歷,以及太太近30年來的禱告,去年滿80歲時,他公開在眾人面前受洗信主,宣告「基督是我家之主」。一生「走出」台灣皮鞋創業史的羅水木,現在也帶領全家都來跟隨主。

牽手一世情

走進羅水木董事長的辦公室,映入眼簾的各樣獎牌,述說「阿瘦」這個品牌在業界獲得的肯定。一張張與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等歷任總統的合照,更凸顯阿瘦與台灣人一起走過的歷史。但在整間辦公室最顯眼的位置上,擺放的是他與太太林素真的合影。這段超過半世紀的愛情,也是羅水木整個家庭及企業蒙受祝福的「牽手情」。

「結婚58年來,我從來沒有罵過太太。」曾獲台灣美滿婚姻促進會第一屆全國幸福家庭楷模的羅水木,細數自己與太太婚後,從宜蘭搬到台北辛苦創業、養育孩子長大的相處點滴,不禁感性地說:「對太太疼都來不及,怎麼捨得罵呢?」

他對太太的愛,不僅是「疼」一輩子,更是「牽」一輩子。與羅水木伉儷親近的朋友都知道,他跟太太出門一定是「手牽手」,就算他們現在已經是九個孫子的阿公阿嬤,兩人仍然是走到哪裡就牽手到哪裡,兩人是名符其實的「牽手」夫妻。

太太的手牽不厭倦

「太太的手,怎麼牽都牽沒嫌(台語,指不會厭煩)。」羅水木笑著說,其實小他六歲的素真,出生沒多久就來到他家當養女,他將素真當成親妹妹看待,從小就「揹」著她、「牽」著她,一直到結婚仍然牽手到現在,兩人相處轉眼已有七十多個年頭,「牽都牽沒嫌」。

特別的是,大部分的基督徒用說的傳福音,他們夫妻卻用「牽」的,也可以傳福音。羅水木表示,他跟太太參與多個民間社團,很多夫妻看到他們每次參加聚會都是手牽手時,當妻子的就會問先生說:「你為什麼不像羅水木一樣會牽太太的手呢?」這句妻子們的「心裡話」,讓許多原本結婚後不習慣牽手的丈夫們,重新學習牽太太的手。

因著羅水木夫婦的牽手見證,「現在很多對尪ㄚ某都牽條條(台語,指緊緊牽著)!」羅水木高興地說,他的朋友們現在都會牽起太太的手,牽手也牽成習慣了。


妻子默默付出背後支持

回顧羅水木的創業史,林素真一直是他背後最大的支持力量。剛結婚的小倆口,一開始是在中山北路牛埔仔(今馬偕醫院附近)租一間兩坪不到的房子,林素真每天為辛苦工作的先生準備三餐,買菜的工作則由先生來做。林素真懷孕後,羅水木為了給太太更好的環境而搬到歸綏街,並且不管擦鞋工作再忙,他都一定要抽空陪太太外出運動散步。

有一次,羅水木的擦鞋攤被警察取締,當時年輕氣盛的他,因不服而遭到拘留一夜。當晚林素真焦急尋找未歸的先生,羅水木看到懷孕五個月的太太,因自己的衝動而擔心落淚,讓他意識到自己對家的責任,做任何事不可以只是想到自己而已。

從阿瘦仔擦鞋攤到開創阿瘦皮鞋,林素真一直默默地支持先生,盡職扮演好妻子及媽媽的角色,盡心盡力教養四個孩子,讓羅水木無後顧之憂地在事業上打拼。

羅水木說,阿瘦皮鞋在市場上漸漸獲得顧客肯定後,他有多次機會到國外考察皮鞋款式,可惜的是太太因為要照顧孩子而無法同行。一直到民國66年,他開始找太太一起出國,一方面慰勞太太對這個家的付出,也讓兩人的愛情「牽手到全世界」。



80歲獲得新生

愛情,是否有永恆呢?這個生命課題有一天也臨到了這對恩愛夫妻。民國68年信主的林素真,幾十年來默默地為先生信主禱告,因著她的信仰見證,四個孩子中的小女兒及兩個兒子,都先後進到教會成為基督徒。
羅水木表示,有一天太太對他說:「咱兩個感情這麼好,有一天若沒辦法鬥陣,不是很可惜嗎?」林素真語重心長地跟她所摯愛的先生分享「天堂」的觀念:「因為將來有一天我們都會過世,那時我會去天堂,但我不知道你將去哪?」

對70幾年來都不相信鬼神的羅水木來說,原本他的想法就是單純的「嫁雞隨雞」,死後太太也應該是跟著他走才對。但這天太太的一席話,讓他開始認真思考信仰的課題。

腳踏實地跟隨主 羅水木疼某牽手情

民國96年,羅水木健檢發現肺部有0.7公分的陰影,他選擇開刀治療。當時昏迷的三天三夜裡,羅水木清楚地夢見一群奇怪、可怕的人影,在他清醒後仍令他記憶深刻。

這段特殊經歷,讓手術痊癒後的羅水木做了一個決定:「太太這麼地愛我,經過這次開刀,若三年後我還活著,我就要來信主!」

民國99年三月20日,也就是病癒後滿三年的時刻,羅水木選擇在他的發跡地─延平北路附近的大稻埕長老教會,舉辦一場特別的「生前喜樂告別感恩禮拜」,他在心愛的太太及眾親友面前,告別老我、受洗成為基督徒,如同他一生的寫照,羅水木公開宣告自己要腳踏實地來跟隨主。

「人生八十才開始、九十滿滿是、一百不稀奇」羅水木這樣解讀他對人生的看法。受洗這一年,他正好滿80歲。如同摩西80歲開始被上帝使用,一直以來在創業上作了模範的羅水木,今後也將會被神使用,來為祂繼續作美好的見證。

預約永恆愛情

「在基督裡,我現在是一歲多的『羅小弟』,請大家要照顧我。」羅水木在各個公開場合都是如此喜樂地介紹自己基督徒的身分。因為太太林素真信主比他早了二、三十年,羅水木也會跟太太開玩笑地稱她叫「媽咪」。

「我現在才一歲多,等到十八歲成年至少還有十六年多,現在換妳牽我走。」小時候是水木牽著素真的手一起玩,結婚後是兩人手牽手一起經營家庭,信主後,林素真要牽起羅水木的手走這條信仰道路。這對從小一起長大的「牽手尪ㄚ某」,現在也一起在上帝面前,預約了永恆的愛情。

【記者蔡明憲台北報導】

Tuesday, May 17, 2011

毀容者的新生- 重建自我形象

馬戲團裡的大象被潛意識所束縛;野戰歸來的毀容士兵被自卑感所苦。從工友升任總 裁的約翰,又如何飛越負面自我形象的地心吸力?

馬戲團雖然散場了,但是興奮的孩子們還意猶未盡地圍繞著那些被鐵鍊綁著的動物, 回味著剛才動物精彩的表演。

巨象與小鍊
看到一個管理員站在大象旁,一個孩子不禁問道:「先生,這隻象這麼巨大,牠會不 會掙斷鐵鍊逃跑呢?」管理員回答說:「孩子,牠不會逃跑的,原因不在於牠不能。 記得這隻象剛來到馬戲團時還是隻小象,無法掙脫綁著牠的小鐵鍊,可是牠每天掙 扎,一直掙扎六個月之久,才終於認輸放棄。

有趣的是,從此牠再也不去掙脫綁著它的鐵鍊。現在牠雖已是龐然大物,力量足夠 拖曳綁牠的柱子和帳篷,然而因為牠潛意識裡仍舊認為無法掙脫那鐵鍊,所以牠不 再掙脫逃跑了! 」

看到孩子驚訝的表情,管理員接著微笑著說:「孩子,由往事累積成的自我形像不但 影響人也影響動物,這是馬戲團訓練動物的訣竅之一呢!」

自我形像的確是無形的枷鎖,不但馬戲團的大象無法掙脫,人的一生成敗憂喜也深 受其影響。問題是,身遭不幸的人是否能重建積極的自我形像,重享美好、建設性 的人生呢?

野戰醫院的毀容者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有一處很特殊的野戰醫院,病人的容貌都遭到了戰火不同 程度的毀壞。那時尚未有整容手術,所以醫生的工作是發展外科整容手術,幫助病 人恢復容貌。護士也都受過特別的訓練,知道如何對待面容殘障的病人,因此院裡 的病人士氣相當高昂。

他們可以互開玩笑,彼此評論試裝的義鼻義耳。第一次他們移植臀部的皮膚至眼簾 時,因臀部皮膚太厚,手術後病人無法睜開眼,結果大家笑成一團。

手術進步時,彼此也互相恭賀與勉勵。大家同病相憐,沒人取笑別人的容貌。病友 之間關懷照顧,倒像是一個親密的大家庭。

當盟軍勝利的消息傳到醫院時,裡面的氣氛突然改變了。每個人開始在意自己的容 貌,花在鏡子前的時間也增多了。然而,不論手術多成功,經過人手修補的傷殘容 顏到底比不上原來的臉龐。馬上就要退伍返家了,別人會接受嗎?

對多數這些野戰醫院的病人,退伍的確是相當殘酷的事實。有些人的未婚妻在知道 他們的情形後,就寫信來解除婚約,有些人的妻子要求離婚。有的人雖回到親友身 邊,但因嚴重的自卑感,無法面對現實,結果他們不論是在工作、家庭、婚姻等各 方面上,比比皆是失敗者。不少人因此酗酒、吸毒、犯罪坐牢,甚至自殺。

有如馬戲團的大象一樣,他們無法掙脫容貌缺陷加在他們身上的無形枷鎖。

從工友到總裁
只有少數幸運者,因為親人的接納、鼓勵和幫助,可以過比較正常的生活。其中有 一位名叫約翰,他有一位深愛他的妻子,不因他的容貌離開他,他自己似乎也沒有 因容貌的缺陷而自卑、自怨、自艾。

退伍後,他到一家公司擔任工友的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奮鬥,他終於升任為公司 的總裁。在他的領導下,公司不斷地茁壯成長。

事業成功後,常常有人請他演講。第一次看到他的人,不免會特別注意他那曾被砲 彈炸傷而扭曲的顏面。立足在一個注重外表的現實社會裡,尚且相當困難,何況在 功成名就的上流社會呢?

因此大家最常問他的問題是,他成功的祕訣是什麼?如何克服別人異樣的眼光?如 何在不幸的際遇中建立積極的自我形像?

一次在接受訪問時,他回答說:「並不是我特別寬宏大量或樂觀,更不是我有甚麼過 人之處。多少時候當不認識我的人以特殊的眼光盯著我,甚至小孩無心的譏笑我是 個怪物時,我的自尊心常被撕碎,心裡沮喪痛苦不已。

我總覺得周遭的人好像都帶著一面鏡子,他們經常殘酷又赤裸裸地照出我殘缺醜陋 的容貌。

我唯一能做的是回到我太太身旁,她完全信賴、容忍、欣賞我。她也帶著一面鏡子, 但是在這面鏡子裡,她讓我看到的自己,是無任何殘廢與瑕疵的。我並沒有什麼成 功秘訣,有的是我太太這面鏡子經常幫助我重拾自信,渡過難關。」

鏡子,鏡子, 誰是最美麗的人呢?
約翰幸運地有一面欣賞他的鏡子,來建立健全的自我形像,一掃容貌缺陷所造成的 自卑感,也掙脫負面自我形像的枷鎖,從而享受正常美好的人生。

在白雪公主的故事裡,巫婆看鏡子最關心的問題是「鏡子,鏡子,誰是世上最美麗 的人呢?」可惜巫婆的這面鏡子並不欣賞她,告訴她說白雪公主才是最美麗的人, 以致引起她殺白雪公主的念頭。人心難測,知音難求。誰會永遠容忍、接納我們, 甚至幫助我們建立積極的自我形像?

浪子的比喻
積極的自我形像、健全的人生觀,皆建立於深知自己是完全被接納的。人怎樣肯定 自己是完全被接納的呢?對這問題,聖經給了我們最明確肯定的答案。

在路加福音十五章浪子的比喻裡,描寫一個要求父親分產業後離家出走的小兒子, 在外揮霍破產,窮困潦倒,甚至恨不得拿豬吃的豆莢充饑,最後無奈而返家。他的 父親遠遠見到他歸來,就欣喜地跑著迎接他,給他帶上戒指,穿上最好的衣服,並 宰殺牛犢歡迎他。

神以這個比喻告訴我們,即使我們像浪子一樣,無論處在多麼失敗潦倒的困境裡, 無論我們的自我形像何等殘破,祂永遠寬恕、容忍、接納我們,也永遠以接待兒子 的方式來歡迎我們。

永遠接納我的神
所以建立積極自我形像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認識神,從神的角度來看我們自己,來認 識自己。如此,過去的不幸、未來的恐懼,都不再成為我們的枷鎖,因為我們有最 確實的把握:永在的神永遠寬恕、容忍、接納我們。祂無條件的愛,才是建立我們 積極正面的自我形像之根基。

作者 沈賢林

Sunday, May 15, 2011

生命中最好的養份--愛

有個小男孩幾乎認定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
因他患脊髓灰質炎
而留下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

他很少與同學們遊戲和玩耍,
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
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在一個平常的春天,
小男孩的父親從鄰居家討了些樹苗,
他想把它們栽在房子前,
他叫他的孩子們每人栽一棵。
父親對孩子們說,
誰栽的樹苗長得最好,
就給誰買一件最喜歡的禮物。

小男孩想得到父親的禮物。
但看到兄弟姐妹那蹦蹦跳跳提水澆樹的身影,
不知怎麼地,萌生出一種陰冷的想法:
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樹早日死去。
於是澆過 一兩次水後,他再也沒去理它。

幾天後,小男孩再去看他種的那棵樹時,
驚奇地發現它不僅沒有枯萎,
而且還長出了幾片新葉子,
與兄弟姐妹們所種的樹相比,
顯得更嫩綠,更有生氣。
父親兌現了他的諾言,
為小男孩買了一件他最喜愛的禮物,
並對他說:從他栽的樹來看,
他長大後一定能成為一個出色的植物學家。
從那以後,小男孩慢慢地變得樂觀向上起來。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著,
看著窗外那明亮皎潔的月光,
忽然想起生物老師曾說過的話『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長。』
何不去看看自己種的那棵小樹?
他輕手輕腳來到院子裡時,
卻看見父親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種的那棵樹下潑灑著什麼。
頓時,一切他都明白了,
原來父親一直在偷偷地為自己栽種的那棵小樹施肥!
他返回房間,任憑淚水肆意地奔流。

幾十年過去了,
那瘸腿的小男孩儘管沒有成為一個植物學家,
但他卻成為了美國總統,
他的名字叫佛蘭克林‧羅斯福。


愛,是生命中最好的養料。

Tuesday, May 10, 2011

尊 嚴 / 李家同


作者:李家同

老楊是我們銀行裡的首席分析師。
在總經理要做重大決定以前, 老楊一定要給總經理作一個相當徹底的分析。
分析永遠在於這個決定的得和失。 所謂得,當然是可能的得,所謂失,也當然是可能的失。
老楊在分析的時候,會用很多數學,可是他在做報告的時候, 卻不會強調數學,而用非常直觀的方法來解釋他的分析。

為什麼他的分析一直受到重視, 主要的原因在於他的資料非常正確而完整。
如果我們要在某個地點設立分行, 老楊一定會知道這個地區居民的收入、職業等等。
我們有時會奇怪老楊如何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得到資料,據他說,他其實是用抽樣調查的方法,據我所知,他的統計學學得非常好,這使得他的資料得以非常完整。因為老楊常常要收集資料,他養成了隨時隨地觀察的習慣。

有一次,我們在一 家 百貨公司一樓的咖啡館喝咖啡,一個小時下來,他告訴了我這百貨公司情況不妙,因為提袋率太低了。
果真不久,這 家 百貨公司傳出了財務危機的消息。
更有一次,我們一齊到國外出公差,他又表演了一手, 他猜那個城市的收入是多少,事後查證,他的確猜得很準。
據他說,他是看街上汽車的牌子以後估算出來的。 老楊一直是一個很快樂的人,這也很自然。
他的工作得心應手,薪水非常高,他從來沒有感到什麼壓力, 因為他僅僅負責分析而已。
最後決策的決定總是別人做的。何況他的分析向來非常有用。

前一陣子,老楊忽然顯得有點心情不好。他過去很喜歡講笑話, 現在比較少講了。
有人和他聊天,他也會發呆,好像沒有聽到你在講什麼。
有一天我到他的辦公室去找他,談完公事以後, 忽然發現他的牆上掛了一個鏡框,框內只有一張白紙,紙上寫了阿拉伯字的 68 ,這個數字代表什麼呢?我當時百思不得其解。 老楊看出了我的困惑,他立刻叫我不要離開, 他要解釋給我聽是怎麼一回事。

他說前些日子,他到印度去出差。住在一 家 旅館裡,他住的房間有落地玻璃窗,可以看到街景,他注意到對街有一個小乞丐,
來來回回地向行人求乞。
他的老毛病又犯了, 他開始計算平均這個小乞丐在經過多少次求乞以後, 可以得到一次反應,因為絕大多數的路人是不理會他的,一個小時以後,他得到了答案,這個小乞丐平均要乞討 68 次以後,才有一次成功 (因為過路人也窮) 。
老楊得到了這個答案,心中難過至極。 因為他這一下可以完完全全地瞭解做小乞丐的滋味了。

他想,如果我每次求職,要寫 68 封求職信,才會有一封回應,已經非常沮喪了,這位小乞丐卻終其一生,都要在街上向人乞討。
老楊想,這種生活,他一天都受不了, 如果要過幾十年如此沒有尊嚴的生活,他是無法想像的。
老楊當天晚上睡不著覺,他想起有人用數羊來使自己入眠,因此他就數起羊來,可是他每次數到 67 ,就數不下去了。68 忽然變成了一個永遠不能到達的境界。 他從頭再來,依然到不了 68 。所以老楊在床上醒了好久,才能入睡。

老楊的經驗使他覺得人人都應當在平時就假設自己是一個小乞丐,因為唯有這樣才能體會到乞丐沒有尊嚴的痛苦。
他的兒子才參加『飢餓三十 (hours)』回來。老楊卻告訴他,他應該虛擬實境, 假設自己是一個乞丐。
他的兒子試了一次,發現做乞丐的痛苦並不在於感到飢餓,而是感到個人毫無尊嚴可言。
老楊已經不能去豪華飯店吃飯了。對於任何奢侈的東西, 他都失去了興趣。
他常常去一 家專門照顧窮苦老人的單位做義工,有人曾經看到過他做義工的情形。

有一位同事說他從未看過這種態度的義工,我問他是怎麼一種態度,他想了半天,最後結結巴巴地說, 老楊不是普通地在做義工服務而已,他是在侍奉。
我懂得這是因為老楊知道窮人最需要的不是麵包而已,而是尊嚴。老楊當義工時的態度,無非是要使窮人感到尊嚴。
自從老楊開始侍奉窮人以後,他自掏腰包改善了很多設備。 老人吃飯的碗換成了比較好看的磁碗,是淡藍色的,茶具也換了。
最使老人感到高興的是新的床單和被套。

我們通常會說我們應該同情窮人,要對窮人有慈悲心。
老楊顯然在告訴我們,我們該尊敬窮人,因為他們最缺乏的就是別人 對他的尊敬。
這種想法,來自一個數字:六十八。
老楊常常強調數據的重要性,他是對的, 因為這個數字改變了他的一生。

編者:
李教授的文章向來見解獨特,這一回依然如此,一個簡單的數字「 68」,竟然能衍生出一番人生哲理,文中讓我有一種覺醒。
過去一直將慈善事視為一種同情的心在看待,然受接濟的人的尊嚴呢?卻沒有一同並入腦海裡一起付諸實踐,總以為幫助別人是該作的,對方也必然會欣喜與感恩;但那份尊嚴是否有可能在我們沒有加以正視下, 不知不覺地傷害被幫助的人呢?
助人在於心,尤其那份確確真誠的心實為重要,將心比心哪怕只是微薄的扶助,對方必能感受到溫暖。
尊重及是接受他人為一個完整而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感受與經驗。
尊重是雙方站在同樣的高度溝通。
看完了它, 我想, 你會了解何謂尊重喔!

一家生意很好的點心店門口來了一個乞丐。他衣衫襤褸, 渾身散發著一種怪味,當他畏縮著走到蒸點心的大爐子前時, 周圍的客人都皺眉掩鼻,露出嫌惡的神色來。
伙計急忙呵斥乞丐要他滾開。乞丐卻拿出幾張髒乎乎的小面額鈔票, 說:“今天我不是來乞討的,我聽說這裡的點心好吃,我也想嘗嘗。 我已經想了好久了,好不容易才湊到這些錢。”
店老闆目睹這一幕, 他走上前十分恭敬地將兩個熱氣騰騰的點心遞給乞丐, 並深深地向他鞠了一躬,說:“多謝關照,歡迎再次光臨!”

在這之前,無論多麼尊貴的客人來買點心, 店老闆都交給伙計們招呼;可今天他卻親自招呼客人, 對他畢恭畢敬,而這個客人卻是一個乞丐!
店老闆解釋說:“那些常來光顧我們店的顧客,當然應受到歡迎, 但他們都是有錢人,買幾個點心對他們而言, 是一件很容易也很平常的事。今天來的這位客人,雖然是位乞丐,卻與眾不同,他為了品嘗我們的點心, 不惜花去很長時間討得的一點點錢,實在是難得之至, 我不親自為他服務怎麼對得起他的這份厚愛?”
“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收他的錢呢?”旁邊的孫子不解地問。
老闆笑笑說:“他今天是作為一個客人來到這裡的,不是來討飯的,我們應當尊重他。如果我不收他的錢,豈不是對他的侮辱? 我們一定要記住,要尊重我們的每一個顧客,哪怕他是一個乞丐; 因為我們的一切都是顧客給予的。”

這個店老闆就是兩次被《福布斯》 評為世界首富的日本大企業家堤義明的爺爺, 他對乞丐的鞠躬之舉深深地印在了當時只有十歲的堤義明的腦海裡。 後來堤義明曾多次在集團的員工培訓會上講到這個故事, 要求員工像他爺爺那樣,尊重每一個顧客。

可以想像,這裡的“尊重”絕不是社交場合的禮貌, 而是來自於人心深處對另一個生命深切的理解、關愛、體諒與敬重, 這樣的尊重絕不含有任何功利的色彩,也不受任何身份地位的影響; 惟其如此,才最純粹最質樸也最值得回報。
加油喔!希望這則真實故事, 能溫暖每一個人,也能激勵每一個人,做到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

舒特曼:『走急的人看不見地上的釘子, 煩惱的人享受不到幸福的日子。』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

Saturday, May 7, 2011

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我被這篇的主角也感動了~我也是個不求成績要多少的家長~只願小孩平安快樂的長大,學習感恩與回饋~當有能力助人時不要吝於出手~明白自己的方向注重品行朝著自己的興趣及理想前進,願我的好友們也能有新的思維,建議尊重小孩的決定及成熟的心態;放手讓他們為自己的未來踏出去~~

她的班上總共有50個人,而每次考試,女兒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這個雅號,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中等生。我們覺得這外號刺耳,女兒卻欣然接受。老公發愁地說,一碰到公司活動,或者老同學聚會,別人都對自家的「小超人」讚不絕口,他卻只能扮深沉。人家的孩子,不僅成績出類拔萃,而且特長多多。唯有我們家的23號女生,沒有一樣值得炫耀的地方。因此,他一看到娛樂節目那些才藝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兩眼放光。

後來,看到一則九歲孩子上大學的報導,他很受傷地問女兒:孩子,妳怎麼就不是個神童呢?女兒說,因為我爸爸不是神父啊 ! 老公無言以對,我不禁笑出聲來。

中秋節,親友相聚,坐滿了一個寬大的包廂。眾人的話題,也漸漸轉向各家的小兒女。趁著酒興,要孩子們說說將來要做什麼 ? 鋼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們毫不怯場,連那個四歲半的女孩,也會說將來要做電視的主持人,贏得一陣讚歎 ! 15歲的女兒,正為身邊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剝蝦,盛湯揩嘴,忙得不亦樂乎。大家忽然想起,只剩她沒說了。在眾人的催促下,她認真地回答:長大了,我的第一志願是,當幼稚園老師,領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做遊戲。眾人禮貌地表示贊許,緊接著追問她的第二志願。她大大方方地說:我想做媽媽,穿著印叮噹貓的圍裙,在廚房做晚餐,然後給我的孩子講故事,領著他在陽臺上看星星。

親友愕然,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老公的神情,極為尷尬。回家後,他歎著氣說,你還真打算讓女兒將來當個幼稚園老師?我們難道真的眼睜睜地看著她當中等生?

其實,我們也動過很多腦筋。為提高她的學習成績,請家教,報輔導班,買各種各樣的資料。孩子也蠻懂事,漫畫書不看了,剪紙班退出了,週末的懶覺放棄了。像一隻疲憊的小鳥,她從一個班趕到另一個班,卷子,練習冊,一遝遝地做。但到底是個孩子,身體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吊著點滴,在病床上,她還堅持寫作業,最後引發了肺炎。病好後,孩子的臉小了一圈。

可期末考試的成績,仍然是讓我們哭笑不得的23名。

後來,我們也曾試過增加營養、物質激勵等等,幾次三番地折騰下來,女兒的小臉越來越蒼白。而且,一說要考試,她就開始厭食,失眠,冒虛汗,再接著,考出了令我們瞠目結舌的33名。

我和老公,悄無聲息地放棄了轟轟烈烈的揠苗助長活動。恢復了她正常的作息時間,還給她畫漫畫的權利,允許她繼續訂《兒童幽默》之類的書報,家中安穩了很久。
我們對女兒,是心疼的,可面對她的成績,又有說不出的困惑。

週末,一群同事結伴郊遊。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帶著老公和孩子去野餐。一路上笑語盈盈,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兒沒什麼看家本領,只是開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時跑到後面,照看著那些食物。把傾斜的飯盒擺好,鬆了的瓶蓋擰緊,流出的菜汁擦淨。忙忙碌碌,像個細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兩個小男孩,一個數理天才,一個英語高手,兩人同時夾住盤子上的一塊糯米餅,誰也不肯放手,更不願平分。豐盛的美食,源源不斷地擺上來,他們看都不看。大人們又笑又歎,連勸帶哄,可怎麼都不管用。最後,還是女兒,用擲硬幣的方法,輕鬆地打破了這個僵局。

回來的路上,堵車,一些孩子焦躁起來。女兒的笑話一個接一個,全車人都被逗樂了。她手底下也沒閒著,用裝食品的彩色紙盒,剪出許多小動物,引得這群孩子讚歎不已。直到下車,每個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紙。聽到孩子們連連道謝,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試後,我接到了女兒班主任的電話。首先得知,女兒的成績,仍是中等。不過,他說,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訴我,他從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見這種事。語文試卷上有一道附加題:你最欣賞班上的哪位同學,請說出理由。除女兒之外,全班同學,竟然都寫上了女兒的名字。理由很多:熱心助人,守信用,不愛生氣,好相處等等,寫得最多的是,樂觀幽默。班主任還說,很多同學建議,由她來擔任班長。
他感歎道:你這個女兒,雖說成績普通,可是做人,實在很優秀!

我開玩笑地對女兒說,妳快要成為英雄了。正在織圍巾的女兒,歪著頭想了想,
認真地告訴我說,老師曾講過一句格言: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她輕輕地說: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著她。她安靜地織著絨線,淡粉的線,在竹針上纏纏繞繞,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陰,在她手上,吐出星星點點的花蕾。我心上,竟是驀地一暖。那一刻,我忽然被這個不想成為英雄的女孩打動了。

這世間,有多少人,年少時渴望成為英雄,最終卻成了煙火紅塵中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樂,如果,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長大成人後,她一定會成為:賢淑的妻子,溫柔的母親,甚至,熱心的同事,和善的鄰居。

何況她是班上50名之中的23名,我們還不慶幸,還不滿足? 還想要更高人一等,更出人頭地!那後面還有27名半數以上的孩子呢﹖如果我是她們的父母,我要如何自處呢﹖在那些漫長的歲月,她都能安然地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又沒學壞,我作為身教言教的父母,能教養孩子長大成人,並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就可告慰先祖,還想為孩子祈求怎樣更美好的未來?就算她將來能當上司法官,能考上建築師,
若她心術不正,口是心非,那又有何用?

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我那上國中的女兒,她同學都管叫她23號。

(網路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