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22, 2012

新造的人

魏淑嫻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

大自然的除舊佈新,常令人自嘆弗如。院中的杜鵑、石南都在謝了春紅的當兒,細 心備妥來年的蓓蕾新妝。楓樹、楊柳,年年添新吐綠,做來毫不費功夫。

人生舊事要過去,就不是「新陳代謝」這麼簡易。「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 不同」。在歲月的滄桑裡,人心堆積起的舊事,對未來常有股左右的力量,伴隨著 生命的行進。

選擇反應的自由
在生命的難點上,專家提醒:E(Event)+R(Reaction)=O(Outcome) (事件+反應=結果)因之,總不要棄守第二陣線的要素。事情臨到不是自由的,但個 人的反應是自由的。臨陣的一腳,可以決定球的去向。

自由,是內在的自覺,不是發通知單就能收到。舊事堆積的能量,會幫助人踢這一 球。只是有時它有它自己的主張。舊事堆積,最常見的就是它的陳腐氣味,昔日榮 光、美事,如今都成具具陳屍,絲毫起不了作用,既挑不起一點今日歡笑的漣漪, 還添增壓力,預告暗淡無光的未來。

成就可能貶值成厭倦
有對夫妻朋友,兩人求學都是一路戰績輝煌,張張文憑來自「五星級」名校。念完 書、謀職順利、購車置產、生兒育女,完成令人稱羡的前半生,繳出漂亮生涯規劃 的成績單。這些經心的經營,卻擋不住「憂鬱症」對這位丈夫的造訪。很難明白出 了什麼事,又有什麼事生發如此強大的味覺屏障,竟遮住他對所有周邊事物的品嚐。

只知,世間許多美好的事,對保障內心幸福、快樂的「效度」與「信度」都極其有 限。既遮蔽不住全面,又無法重新驗証,還得小心不變化成靈魂的痲瘋病──厭倦。

奢侈容易淪為必須
愈是生命中基本的事物,愈有一個特性──非它不可;有了它,卻世途尚遙,僅夠 倖存。就如陽光、空氣和水,一時興來人會欣賞、感謝,但不足以讓人擁抱出意義。生命中外添的華美事物,也有一特性──從發生的一刻,就開始由「奢侈品」漸轉 成為「必須品」。新車、新房、新學位,到手以後,慾望的碼錶就開始緩緩歸零。 沒有它,不行;有了它,還是世途尚遙,僅夠倖存。

目的常常變質為機能追逐的「目的」(Purpose),會不脛走樣,變質為「機能」(Function),使得事物對 人歡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新鮮度不能久存,漸而生發陳腐倦怠。,許多人做過、 經歷過這個實驗。心理學家容格發現,他35歲以上的病人中,大部份身體上有疾病 的,都和心靈有關。若要病得根治,不能忽略心靈這領域。

褪舊變新的可能
若要舊事已過,煥然一新,靠的不是事物,而是生命的主體──人。人要從歲月的 磨損,身心的老化中再造成新,要先找到生命的再生區域──靈魂。靈魂的除舊佈 新,脫離陳腐倦怠,舊事纏擾,這正是生命的設計師──神,唯一能夠,也是祂極 切盼做成的。

有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孫子問他為什麼一本聖經可以天天讀而不乏味,他說他在聖 經中遇見神,神使他每天的日子都像初次到了天堂門口,那麼樣的新鮮、雀躍。

人往往很忙碌,活著時花費很多時間在經營人生中「可以有的」,但常忽略了人生 中「不可無」的。先知阿摩司對後代的預言是「主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必命饑 荒降在地上,人饑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摩8:11)耶 穌說世間有一種黑暗,就是人心的昏花,在「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 令人口爽」的世界裡,人在繁華中失去性情,成了「吹笛不跳舞,舉哀不捶胸」的 情感失憶狀態。

天涯可咫尺
弔詭的是,昏花與清明,倦怠與新鮮,像在「天涯」,卻在「咫尺」。只是人的 「自由」,像「懼怕」一樣,都是一種選擇,不知能否把那一球穩定地踢向「咫尺」 卻又在「天涯」的另一個區域。心理學家羅士杰說「我不信有人能教另一個人做一 件事....我只知道當一個人願意時,他就會做成」。

神,這位不能被推動的推動者(The Unmoved Mover),深願祂的兒女分享祂這樣主動 創造的性情,在人生的難點上,以「我願意」作出起死回生,化腐朽為神奇的抉擇。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