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21, 2011

過得像個人 才能看到美

幾年來,幾乎所有的竹科企業我都去過了,和企業的人有所接觸後,我才知道我過去有「知識偏執」的狀況,但我並沒有真正認識30歲上下的職場工作人員。

竹科有一家上市公司的員工平均年齡是31.8歲,他們都是最優秀大學畢業的菁英。在開始工作的前10年,是人生很重要的階段,但他們卻通常是11點以後才下班。要戀愛,可能沒有時間;要買房子,就用世俗的固定模式,找一個大家認為有名的設計師;要結婚,但用很草率的方式,很多工程師經由輔導去娶烏克蘭新娘,他們可能連戀愛的時間、耐心都沒有。

真正的美,作假不得

我原來希望的藝術是能恢復人的品味和人的感覺,但他們接觸了這些東西卻沒有感覺,像有些企業會固定舉辦一些音樂會,但他們卻沒有辦法進入那個世界。所以我現在希望向大家說的是「人的原點」,當我們失去了人的原點,談所有的美都是假的。

我有一個朋友,住在信義路上億元的豪宅,找了日本最有名的設計師來裝潢,但有一次我去他家,發現他住了2年,可是廚房裡所有進口廚具的膠膜都沒撕掉。他的房子只是一個showroom。可是家不是showroom,家是讓你可以放鬆自在、活得像人的地方,家是因為住在裡面的人有自己的渴望、自己的感覺,才會有自己的風格。

如果主人對這個家沒有意見、對自己的生活沒有看法,只想告訴別人買的是義大利最貴的床,那只是作假給別人看。 你可以在家裡放很多明式家具,很美;你喜歡家裡很空,也很美,但這裡面的難度是你到底要什麼,如果你不知道,你找再有名的建築師設計都是假的,你怎麼樣回來做自己,才是最難的功課。

我自己是住在淡水河邊,當時會在那裡買房子,是因為覺得淡水河口好漂亮,但是我房子的建商卻不知道善用那裡的美景,窗戶建得很小,我在房間裡就覺得好難過。所以我找了一個學建築的學生,他幫我開了12個窗,而且全部是往外推的推窗,比拉窗更有靠近河邊的感覺,還架出一個小陽台,所以我可以坐在小欄杆上看河,和淡水河只有2公尺的距離。

我也不喜歡隔間,所以設計師幫我用高度界定出3個不同的區域。我家最高的地方是客廳,朋友來的時候坐在最高的地方喝茶;次高的地方是書房,我在那邊看書;再次高的地方是我的餐廳。我覺得這是我的房子、我的家,我是主人,我知道我要什麼。

平時在穿著上,我喜歡純棉、純麻,因為我覺得它們很溫暖,材料本身有觸覺上的記憶,在排汗、吸汗的過程也非常舒服。加上我喜歡爬山、喜歡躺在草地上、喜歡在海灘捲起褲腳踩水,我喜歡這樣的生活,所以我就有我服裝的特徵,名牌就不適合我,因為我喜歡自在。

找回人與人之間的感覺


我現在不問工程師有沒有去聽音樂、看展覽,反而是問他們:「你們在這裡工作5年了,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公司門口那一排是什麼樹?」但很少人能夠回答的出來。事實上,他們公司門口那排小葉欖仁的葉子漂亮得不得了,綠色會在陽光裡發亮。後來我再去,就有一個員工和我說,「謝謝你告訴我這件事,我現在下班時會先看看小葉欖後再回家,所以比較不會和太太吵架了。」

他也問我現在5歲的女兒將來該學鋼琴、還是小提琴,但我建議11點下班的他多抱抱女兒,比學藝術重要。因為所有的藝術講的都是人的故事,一個孩子如果不記得父親的體溫,她將來看畫、聽音樂都沒有感動。如果沒有人的記憶,所有藝術對她而言都只是賣弄而已。

我們從年輕開始,就因為工作忙碌,忽略了人與人的感覺,但工作忙碌之餘,你還是一個人,你必須每分每秒提醒自己回來做人的部份。你看到了美,才會覺得這個世界是值得活下去的。如果你看到的只是品牌、只是假的美,你不見得快樂,那反而可能會是你憂鬱症的原因。

找回美的感覺其實很簡單,去觸摸一片葉子,去聞一下在很熱很熱的夏天、下完午後暴雨的氣味,那是都我們有記憶的感覺,那都會引發我們的感觸和感動。

現在美常常成為新的知識、新的壓力,博士可能毫無美感,但一個不識字的美濃農夫卻可以很美,他看得到月光的美、看得到稻浪翻飛的美。美是最大的財富,它不會因為你的學歷而不同,而是因為你人的部份完不完整而不同。

週休二日,回來做自己


現在台灣過週休二日,好像非要全家去吃一個餐廳、到哪裡去看薰衣草、喝咖啡,全部整套,然後全部的人塞車塞到一肚子氣。我們對休閒的定義是滿僵化的,好像一定要別人服務我們才算是休閒。

我自己假日的時候喜歡自己一個人做4菜1湯,因為我覺得做菜好快樂。我也很喜歡在週休二日洗我自己最喜歡的純棉的、純麻的襯衫,絕不丟給洗衣機,因為我覺得觸感好極了。看到它們晾在陽光裡、在風裡飄,白的好漂亮,我的週休二日就很快樂,因為我回來做自己。

在7、8月,民生東路六段有全台北最漂亮的大花紫薇,即使有車可開,那時候我也絕對要走路,這些是讓我最快樂的事,這才是人。如果我們吃得不像人,穿得不像人,生活都失去了人的意義,那談藝術太遙遠。

我談我的生活,並不希望別人學我。每個人是不一樣的,不要隨便相信價格、人云亦云,生活中的美學,應該是不按照別人安排的。每個人應該用自己的生命,去創造自己的生活美學出來。

作者:蔣勳

Wednesday, July 13, 2011

願你豐足 Wish you enough

最近在擴音器通知起飛的機場,我聽到一對母女最後一刻相聚的對話。

在安檢門邊,他們擁抱在一起,然後那母親說:「我愛你,希望你豐盛充足。」

Standing near the security gate, they hugged and the mother said, "I love you and I wish you enough".

女兒回答道:「我們在一共同分享的生活己是足足有餘了,你的愛是我僅有的需求,我也祝望你豐盛充足。」

The daughter replied, "Mom, our life together has been more than enough. Your love is all I ever needed. I wish you enough, too, Mom".

親吻後,女兒就離去了。母親走到我坐的窗旁,我可以看出她很想,也需要放聲一哭。我不想打擾她的私事,但是她反而歡迎我加入似的問道:「你有過和一個人道別,而且心知肚明這是今生的最後一次嗎?」

They kissed and the daughter left. The mother walked over to the window where I was seated. Standing there I could see she wanted and needed to cry. I tried not to intrude on her privacy but she welcomed me in by asking, "Did you ever say good-bye to someone knowing it would be Forever?".

「有的。」我回答。「不好意思,可不可知道為什麼這是永恆的道別呢?」

Yes, I have," I replied. "Forgive me for asking, but why is this a forever good-bye?".

她說:「我老了,她又住的遠,我有很大的挑戰在面前。事實是,她下一次回來將會是參加我的葬禮。」

"I am old and she lives so far away. I have challenges ahead and the reality is - the next trip back will be for my funeral," she said.

「當你們說再見的時候,我聽見你說:『我希望你豐盛充足。』可不可以告訴我那是什麼意思呢? 」我問道。

"When you were saying good-bye, I heard you say, 'I wish you enough. May I ask what that means?"

她笑了起來:「那是一個傳了許多代的祝望. 我的父母以前常對所有的人這麼說。」她停頓了一會兒,然後凝視上方好像是想記清楚細節。她笑的更燦爛的說:「當我們說:『我希望你豐盛充足』,我們是要那個人的生命中有足夠的好東西去維持它。」然後她轉向我。好像從記憶中背誦似的,念出以下的句子。

She began to smile. "That's a wish that has been handed down from other generations. My parents used to say it to everyone". She paused a moment and looked up as if trying to remember it in detail and she smiled even more. "When we said, 'I wish you enough', we were wanting the other person to have a life filled with just enough good things to sustain them". Then turning toward me, she shared the following as if she were reciting it from memory.

我祝你有豐盛充足的陽光,使你在不論多暗淡的日子裡也保有明亮的心態!

I wish you enough sun to keep your attitude bright no matter how gray the day may appear.

我祝你有豐盛充足的陰雨,使你因而更能感恩陽光的燦爛!

I wish you enough rain to appreciate the sun even more.

我祝你有豐盛充足的快樂,來保持你的精神旺盛和常久!

I wish you enough happiness to keep your spirit alive and everlasting.

我祝你有足夠的苦難,以至生活中最微不足道的快樂也顯得巨大!

I wish you enough pain so that even the smallest of joys in life may appear bigger.

我祝你得償宿願,滿足你的夢想!

I wish you enough gain to satisfy your wanting.

我祝你有足夠的失落,使你懂得感恩你所擁有的!

I wish you enough loss to appreciate all that you possess.

Thursday, July 7, 2011

火車上的陌生人


作者:張麗春

一句祝福化解了心靈的嚴冬。

生命中有無數的邂逅。在匆忙的生活節奏裏,每天有多少人與我們擦肩而過,如 同茫茫大海上駛向不同方向的船隻,有片刻的交會,轉瞬間便消逝了蹤影。 這些與我們有一面之緣的人,大多數此生都不會再相遇。彼此留下的印象,只是行 色匆匆的身影,和模糊不清的面龐。像是沒有調好焦距的數碼相機攝下的鏡頭,輕 輕一按「Delete」鍵,便立即刪除,在腦海中再無一絲痕跡。然而,也有那麼一些人,儘管同樣只是萍水相逢,卻在我們的生命中留下了一點特 別的東西,讓我們一憶起便覺暖意盈懷。

我永遠難忘的,是二OO三年早春,那個火車上的陌生人。那天一大早,我就趕到了火車站,準備去芝加哥郊區赴一個面試。被裁員已經三周,這是第一個面試機會,儘管只是「獵頭公司」(Headhunter)的第一輪篩選,畢竟是 黑暗中的第一線曙光,我決心全力以赴。公司所在的小鎮位於市郊,地鐵不能到,我又無車,火車是唯一的選擇。這是來美 後頭一次坐火車,我有些緊張,生怕買錯票,下錯站。更讓我發愁的是,抵達之後 還得找出租車去面試地點。火車站位置偏僻,若是找不到出租車,誤了面試時間可 怎麼辦? 車到山前必有路,到時候再想辦法吧。

買了票,離車開動還有十多分鐘。我在候車室裏踱著步,藉以暖暖給凍得有點麻木 的雙腳。這個冬天可真冷。一個中年美國女子急急奔來,問我火車走了沒有,我告訴她還有十分鐘。她放心地去買了票。上車時,我們很自然地坐在一起。火車向郊外駛去。

車窗外,鉛灰色的天空下,飛速退去的是白雪覆蓋的田疇,光禿禿的灰褐色樹林,孤單單的水泥電線杆,間或有幾棟鐵灰色的木屋。芝城的冬日景象,似乎乏善可陳。旅途岑寂,我和旅伴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起天來。她告訴我,她和先生自奧瑞根來此面試。今天一早,先生去公司,她趁此機會來看看可否找到合適的地點買房子。我告訴她,我也是來面試的。三個星期前剛剛丟了工作。如今市場低迷,面試機會很少。她深有同感,說在奧瑞根有大批人失業,景況很是蕭條。我倆相對唏噓嘆息。

火車似乎是個很容易讓人打開心扉與人傾談的地方。我對自己的遭遇侃侃而談,並無怨言,也不覺沮喪尷尬。我注意到,在五六排座位之外,有一個身著黑夾克的中年男士獨自坐著,靜靜凝望車窗外灰朦朦的冬日天空,似乎沉浸在冥想之中。我希望我們的談話沒有打擾到他。火車到了一個小站。女士起身下車。她友好地握手道別。

火車再度開動。鄰座的一個印度女子因聽到我們的談話,也側身和我攀談起來。我隨口提到擔心在車站找不到出租車。她爽快地說她將和我在同一站下車,她先生會來接她,他們可以送我一程。我非常感激。談話很愉快地進行著。終於該下車了。我拿起皮包手套,站起身來。正在此時,那位一直默默注視窗外的男士忽然回過頭,望著我說:「我為您失去工作感到遺憾。祝您面試順利。」我吃了一驚。火車在小站只停留幾分鐘。我只得匆匆說聲「謝謝您」,便下了車。但這來自陌生人的安慰和祝願好像已錄在磁帶上,在我耳邊一遍又一遍地播放。

我不知道向一個全然陌生、未交談一語的人說出一句鼓勵和祝願的話需要有多大的 勇氣?至少,我從未這麼做過。然而,因著這句話,那個平凡的、灰撲撲的冬日,一下變得不一樣了。簡陋的小車站,似乎被陽光塗了一層亮漆。印度女子和她先生開車送我到了面試公司。我在陽光裏向他們揮手道別。一切都很明亮、很愉快、很順利,再合適也沒有。我的焦慮、緊張、擔憂,似乎都消失了。這一切,都是因為那陌生人的一句話。

我最終雖沒有得到那份工作,但那次短短的旅程,卻是我記憶中最難忘的一次乘火車的經歷。來自陌生人的一句問候,照亮了那個小小的火車站,那個灰色的冬日,也照亮了我生命中那段在黑暗中摸索的日子。那個陌生男士,在寒冷的冬日清晨乘火車,獨坐一隅,默然沉思,也許有他自己生活中面對的問題吧。然而,因偶爾聽到了一個不相干之人的際遇,把安慰和祝福送給了她。他永遠不會知道,這問候對我有多大的意義,我對他有多麼深切的感激。

信主以來我從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神的愛。祂在我最需要鼓勵關懷的時候,派遣祂的天使送來問候,熨貼了我沉落到谷底的心。正如哥林多前書二章九節所說:「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我希望有一天,也有機會去做一個傳遞神愛的天使,把這份來自陌生人的寶貴問候和祝願,傳遞出去,去照亮另一個灰色的日子,去照亮另一段灰暗的生命。

Tuesday, July 5, 2011

有钱 但不一定富有



他出生在新泽西州一个爱尔兰裔天主教平民家庭,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今年76岁,和妻子居住在美国旧金山的一套一居室的出租屋里。他从来没有穿过名牌衣服,眼镜破旧不堪,佩戴的手表也是从地摊上买来的。他不爱美食,最喜欢的是价格低廉的烤奶酪和西红柿三明治。他没有自己的小汽车,外出通常都是乘坐公交车。他用的公文包是个布袋。另外,如果你和他一起到小酒馆坐坐,他一定会仔细核对账单:如果你住在他家里,睡觉前他一定提醒你把灯关了。

你一定很奇怪,一个贫穷而吝啬的美国老头有什么好说的?

就让我们看看他都做了哪些事吧:他曾为康奈尔大学捐了5.88亿美元,为加州大学捐了1.25亿美元,为斯坦福大学捐了6000万美元。他曾投入10亿美元,为改造、新建爱尔兰的7所大学和北爱尔兰的2所大学。他曾设立“微笑行动”慈善基金,为发展中国家的腭裂儿童做手术提供医疗费用。他曾为控制非洲的瘟疫和疾病投入巨额资金.....迄今为止,他已经捐出40亿美元,还有40亿美元等待捐献。他就是对己吝啬对人大方,喜欢挣钱却又不喜欢拥有钱的查克.费尼。

查克.费尼行事低调,是那种刻意匿名的“隐士型”慈善家。他创立了拥有80亿美元的“大西洋慈善基金会”,为了避开美国法律关于基金会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这个基金会到远离美国本土的百慕大群岛去注册。基金会的名字没有使用查克•费尼或与他相关的人的名字,他甚至要求基金会的员工不告诉家人自己在哪里工作。根据他的苛刻要求,接受捐赠的机构甚至不能为他放置一块铭牌。捐赠的受益者大多不知道资金的来源,知情者必须签订保密协议:若向外界透露有关消息,资助将停止。

直到1997年,查克•费尼的“免税购物连锁店”被法国奢侈品巨头伯纳德.阿诺尔特收购,公众才知道,费尼在该公司的股份已移交给“大西洋慈善基金会”,他捐赠的数额竟然超过了麦克阿瑟、洛克菲勒等家族设立的鼎鼎大名的基金会!

这么多年,他为人低调,行善一直隐姓埋名、捐款全部匿名,就连他亲自创建立的高达80亿的“大西洋慈善基金”,也拒绝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当人们发现他的之后,他立即让世界震惊了。

此后,继续隐姓埋名已无法实现,但查克•费尼及“西洋慈善基金会”仍然尽量低调,比如:不专门发布捐助消息;拒绝设立各式铭牌;资助建设的大楼不能用他的名字命名(据说这样可以吸引其它希望获得冠名权的慈善家与费尼合作)。对此,费尼说:“谁建起楼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楼房能建起来。”

费尼说自己是个“衣衫褴褛的慈善家”,他的节俭确实令人惊讶。

费尼出资建设了无数大楼,他曾在法国旅游胜地、英国伦敦高级住宅区和纽约公园大道等地拥有6栋豪华住宅,但如今,一处都没留下。他和妻子赫尔佳住在旧金山一套租来的一居室里,平时乘公共汽车、地铁或出租车出行。

费尼靠销售免税名牌商品积累起近百亿美元的财富,但他从不穿名牌服装。在一些正式场合,他戴着一副破旧的眼镜,那是他从街头杂货店里买来的。

费尼的饮食十分“平民化”。他说:“你可以上高档餐馆,一顿饭吃掉100美元,但是,吃那种25美元的饭也能让我满意。”

费尼共有五个孩子,这些儿女没有得到特别恩宠和多少财产,在假期时,他们需要到宾馆、饭店和超级市场打工。女儿十几岁时,有一段时间曾与好朋友一起打了不少长途电话。父亲发现长长的话费账单后,立刻切断了自家的电话,并贴出了一张本市地图,上面标有附近地区的公用电话。接着,他还将账单送到那女孩的父亲那里。女儿当时觉得很尴尬,但她后来觉得父亲这样做很正确。

对于费尼隐姓埋名地疏散家财,子女们也很赞成:“这有些奇怪,但他这样做,接受捐赠的人不必特殊对待我们。”儿女们认为,“这让我们与正常人无异”在大西洋慈善会理事会的记录上,留下了费尼的一段话:“我认为,除非富人们在一生中用财富来帮助做有意义的事,要不然他们无形中给未来的一代制造了不少麻烦。”与喧嚣的商业世界相比,这位商业超人的安宁显得如此独特,而耐人寻味。

费尼的诸多慈善项目中有一个叫“微笑行动”,主要资助发展中国家腭裂儿童接受整形手术。有一次,他在一处候诊室里见到了一名准备接受手术的女孩,女孩用手掩着嘴,掩饰不住激动与期望。“做完手术后,她微笑着,似乎在说‘我现在再也不是你以前看到的那个丑样子了’”费尼说,他在这样的时刻才会觉得,财富是有价值的。

还有一次,在一家餐馆里,一名男子走过来对费尼说:“您知道,我接受过您的奖学金……我现在是这家餐饮连锁店的总经理了。”这让费尼很高兴。

费尼能说流利的法语和日语,喜欢到世界各地转转,自主选择慈善项目,“大西洋慈善基金会”的捐赠范围早就超越了国界,比如:向越南学龄儿童提供交通安全基金,为澳大利亚癌症研究及菲律宾面瘫儿童整形手术提供费用等。费尼说:“人们习惯于赚钱,成为富人对大多数人都很有吸引力。我并不是要去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我只是相信,如果人们能为公益事业提供捐助,他们将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
据说现在很多亿万富翁,比如: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人都将他视作慈善方面的榜样,可以说,查克.费尼是富人们学习如何做慈善事业的好老师。

目前,查克.费尼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在2016年前捐光剩下的40亿美元,现在,这笔钱正以每年超过4亿美元的速度流向世界各地需要的地方。在费尼看来,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需要帮助,因此,捐助来不得半点儿延误。他笑着发誓说:“这钱要是不能花掉,我死了都不能瞑目。”;一个是为富豪们树立榜样——“享受生活的同时做出馈赠”。据说,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深受他的影响并已付诸行动。

媒体追问查克.费尼,为何非要捐得一乾二净?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裹尸布上没有口袋”。

一山還有一山高 聰明反被聰明誤



有一位北卡 Charlotte 的律師,買了一盒極為稀有且昂貴的雪茄,還為 24隻雪茄投保了火險。

結果他在一個月內把這些頂級雪茄抽完了,保險費一毛也還沒繳,卻提出要保險公司賠償的要求。

在申訴中,律師說雪茄在「一連串的小火」中受損。

保險公司當然不願意賠償,理由是:此人是以正常方式抽完雪茄。

結果律師告上法院還贏了這場官司。

法官在判決時表示,他同意保險公司的說法,認為此項申訴非常荒謬,但是該律師手上的確有保險公司同意承保的保單,證明保險公司保證賠償任何火險,且保單中沒有明確指出何類「火」不在保險範圍內。

因此,保險公司必須賠償。

與其忍受漫長昂貴的上訴過程,保險公司決定接受這項判決,並且賠償美金一萬五千元的雪茄「火險」。
最精彩的地方還在後面:

律師將支票兌現之後,保險公司馬上報警將他逮捕,罪名是涉嫌 24 起「縱火案」!
由他自己先前的申訴和證詞,這名律師立即以「蓄意燒燬已投保之財產」的罪名被定罪,要入獄服刑二十四個月,並罰款美金二萬四千元。

以上為真實的故事,並且獲選為「近期犯罪律師競賽獎」的第一名∼

果然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一山還有一山高啊。

Tuesday, May 24, 2011

成功交響曲三樂章



當你打通了天上的窗戶,
你的努力都會開花結果。

你渴望心靈最深沉的夢想得以實現嗎?

當你打通了天上的窗戶,當你跟上主無限的能力結合,你的任何美夢都將成全,你 的所有努力都會開花結果,因為祂那無限的豐富,你隨時都可以享用。

上主開了支票給你,上款題上你的名字,下款簽上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聖名,中間 金額的數目留白,隨你的意思自由填寫。這就是約翰福音十四章十三節的本意: 「你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美麗到令人難以置 信的應許,不是嗎?特別是,這張支票還加上這異乎尋常的保證:「我所作的事, 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乖乖,我可以作比耶穌所作更大的事?

保羅兌現了這張支票──他寫了十三卷聖經。
耶穌?無。
葛理翰相信這應許──他一次向上百萬的人講道。
耶穌?未曾。
趙鏞基抓住這節聖經──他牧養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教會,七十萬人。
耶穌?從沒。

但保羅、葛理翰和趙鏞基都虔誠地敬拜耶穌基督。他們知道那賜這寶貴應許的,總 比那經歷這應許的,要更加偉大。

耶穌基督所應許你的是
豐盛的生命,而不是貧窮的生命。
剛強的生命,而不是軟弱的生命。
多結果子的一生,而不是空有枝葉的一生。
喜樂滿溢的日子,而不是勞苦愁煩的日子。

「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

簡單、清楚的應許。別滿足於貧窮的生命。有力、強烈的應許。別安頓於次好的人 生。

你夢想作個音樂家嗎? 耶穌說,我必成就。
你夢想成為企業家嗎?耶穌說,我必成就。
你夢想成為站在台上侃侃而談的演說家嗎?
耶穌說,我必成就。

祂說:「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簡單、清楚、有力。
為了避免有人濫用這特權,祂加上一個小小的限制──叫父因此得榮耀──一個小 小的條件,一個小小的提醒。一把奇特的鑰匙,一句神奇的密碼。你得成熟到可以 善用這張支票,你得證明你配得上作神兒子的尊貴身份。

摩西四十歲時,神不敢把權杖交給他。那權杖可以把紅海分開,可以變水為血,可 以分裂磐石湧出水泉。這權柄如此巨大,神耐心等了四十年,等到八十歲的摩西, 百鍊鋼變成繞指柔,火爆脾氣被牧養蠢羊的忍耐完全取代,神才敢把權杖交給他。

當你的野心完全融化在神的雄心裡,
當你的意願完全消失在耶穌的意旨裡,
當你的想法完全符合上主的思想,
你可以擁有那根權杖。
你可以支取那張支票。
你怎麼知道你到達了那個境界?
只要你通過這三個考驗,那權杖就是你的──

1.認識你自己(Discover Yourself )
你有你獨特的天賦才能,你若順著神造你的特質去開發自己,你就有權利為自己的 成功禱告,你的成功也會像水到渠成一樣自然。

莎士比亞有權利禱告說,求主給我靈感,寫出感人肺腑的劇本。愛迪生有權利禱告, 求主給我創意,發明新產品造福人群。莫札特有權利禱告,求主給我旋律,用音樂 來美化這世界。這樣的禱告,神必垂聽,使他們靈感加上靈感,創意加上創意,旋 律加上旋律。

如果螞蟻異想天開,禱求說我要比印度象更大的力氣;如果老鼠禱告說,我要飛得 比老鷹更快;如果兔子禱告說,我要游得比鯊魚更迅捷,這種濫用特權的祈禱,是 敲不開上天窗戶的。

希臘人說,發現你自己是成功的基礎。

2.紀律你自己( Discipline Yourself )
你的天賦才能得經過一番苦練,才能開花結果。紀律對籃球員來說,是運球、投射、 上籃的十年勤練基本動作。對作家來說,是十年寒窗苦讀,以求掌握文字轉承的技 巧,並捕捉如同神駒過隙的靈感。對音樂家來說是十年琴房的苦練,巧指泡透巴哈、 韓德爾、莫札特的心弦。

你順著你的恩賜開發自己,又肯委身苦練,你有資格禱告說,求主賜福。

創意活躍的愛迪生,每天投資十幾個小時在他的實驗室,他工作,他思想,他實驗, 他禱告。神紀念愛迪生的殷勤,把靈感不絕的火花,傾注在這發明家饑渴的心坎。

羅馬人說,紀律你自己是成功的台階。

3.放下你自己( Deny Yourself )
希臘人貢獻了他們的智慧,把成功訣濃縮在「發現你自己」的名言裡。羅馬人分享 了他們經驗的結晶,用「紀律你自己」把成功的公式勾劃出來。猶太人耶穌基督為 成功下了完美的定律,為這主題寫上「放下你自己」作完美的句點。

那失喪生命的,就得著生命。
放棄小我,就能成全大我。
我衰微,祂就興旺。
我向己死,我就能向神活。
一粒麥子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

卡格蘭從小夢想成為作家。卅歲時成為明州大學英語文學系的教授。私底下,他常 嘆息,為何事與願違,幼年的夢想未克美夢成真。有一天教班上學生時,他頓悟, 為何念念不忘自己個人的小野心,何不把精力花在這群比自己更有寫作才華的學生 身上,那豈不是更高貴的生命投資?

當他向自己的野心死了,上帝就為他開了一道神奇的門──他寫了一篇短文來啟發 班上的一位學生,那學生想,這麼好的文章不該我一人獨享。徵得老師同意,他把 它寄給亞特蘭大報。卡格蘭過幾天收到報社主編的來函:「你還有這樣的文章嗎? 再寄一打來給我們。」卡格蘭的美麗故事,證明宇宙運行的一道重大法則:成功的 最後一塊密碼是「放下你自己」。

你發現了你自己,順著神創造你的獨特天性去發展;
你放下了你自己,委身為人類追求最大的福利。

你的禱告必蒙神的垂聽,夢想必然成全。
好消息;耶穌基督簽名的這張支票,可以多次重覆使用。

作者: 李順長

Saturday, May 21, 2011

阿瘦皮鞋創辦人歸主記


從民國41年台北延平北路騎樓下的擦鞋攤,到今日海內外超過兩百家銷售點的阿瘦皮鞋,人稱「阿瘦仔」的阿瘦皮鞋董事長羅水木,以認真擦好鞋、做好鞋的精神,近60年來陪伴無數的台灣人有好鞋、走好路,腳踏實地的為每一天生活來打拼。

小時候家境貧窮的羅水木,六歲就外出賣甜不辣,十歲就離開家人到麵店當童工。有一次因打翻湯麵而遭老闆娘打到頭破血流,這樣的痛苦記憶,讓他從小就不相信世上有鬼神,認為要有好的未來唯有靠自己努力。

自認「鐵齒」的羅水木,因為肺部開刀的奇妙經歷,以及太太近30年來的禱告,去年滿80歲時,他公開在眾人面前受洗信主,宣告「基督是我家之主」。一生「走出」台灣皮鞋創業史的羅水木,現在也帶領全家都來跟隨主。

牽手一世情

走進羅水木董事長的辦公室,映入眼簾的各樣獎牌,述說「阿瘦」這個品牌在業界獲得的肯定。一張張與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等歷任總統的合照,更凸顯阿瘦與台灣人一起走過的歷史。但在整間辦公室最顯眼的位置上,擺放的是他與太太林素真的合影。這段超過半世紀的愛情,也是羅水木整個家庭及企業蒙受祝福的「牽手情」。

「結婚58年來,我從來沒有罵過太太。」曾獲台灣美滿婚姻促進會第一屆全國幸福家庭楷模的羅水木,細數自己與太太婚後,從宜蘭搬到台北辛苦創業、養育孩子長大的相處點滴,不禁感性地說:「對太太疼都來不及,怎麼捨得罵呢?」

他對太太的愛,不僅是「疼」一輩子,更是「牽」一輩子。與羅水木伉儷親近的朋友都知道,他跟太太出門一定是「手牽手」,就算他們現在已經是九個孫子的阿公阿嬤,兩人仍然是走到哪裡就牽手到哪裡,兩人是名符其實的「牽手」夫妻。

太太的手牽不厭倦

「太太的手,怎麼牽都牽沒嫌(台語,指不會厭煩)。」羅水木笑著說,其實小他六歲的素真,出生沒多久就來到他家當養女,他將素真當成親妹妹看待,從小就「揹」著她、「牽」著她,一直到結婚仍然牽手到現在,兩人相處轉眼已有七十多個年頭,「牽都牽沒嫌」。

特別的是,大部分的基督徒用說的傳福音,他們夫妻卻用「牽」的,也可以傳福音。羅水木表示,他跟太太參與多個民間社團,很多夫妻看到他們每次參加聚會都是手牽手時,當妻子的就會問先生說:「你為什麼不像羅水木一樣會牽太太的手呢?」這句妻子們的「心裡話」,讓許多原本結婚後不習慣牽手的丈夫們,重新學習牽太太的手。

因著羅水木夫婦的牽手見證,「現在很多對尪ㄚ某都牽條條(台語,指緊緊牽著)!」羅水木高興地說,他的朋友們現在都會牽起太太的手,牽手也牽成習慣了。


妻子默默付出背後支持

回顧羅水木的創業史,林素真一直是他背後最大的支持力量。剛結婚的小倆口,一開始是在中山北路牛埔仔(今馬偕醫院附近)租一間兩坪不到的房子,林素真每天為辛苦工作的先生準備三餐,買菜的工作則由先生來做。林素真懷孕後,羅水木為了給太太更好的環境而搬到歸綏街,並且不管擦鞋工作再忙,他都一定要抽空陪太太外出運動散步。

有一次,羅水木的擦鞋攤被警察取締,當時年輕氣盛的他,因不服而遭到拘留一夜。當晚林素真焦急尋找未歸的先生,羅水木看到懷孕五個月的太太,因自己的衝動而擔心落淚,讓他意識到自己對家的責任,做任何事不可以只是想到自己而已。

從阿瘦仔擦鞋攤到開創阿瘦皮鞋,林素真一直默默地支持先生,盡職扮演好妻子及媽媽的角色,盡心盡力教養四個孩子,讓羅水木無後顧之憂地在事業上打拼。

羅水木說,阿瘦皮鞋在市場上漸漸獲得顧客肯定後,他有多次機會到國外考察皮鞋款式,可惜的是太太因為要照顧孩子而無法同行。一直到民國66年,他開始找太太一起出國,一方面慰勞太太對這個家的付出,也讓兩人的愛情「牽手到全世界」。



80歲獲得新生

愛情,是否有永恆呢?這個生命課題有一天也臨到了這對恩愛夫妻。民國68年信主的林素真,幾十年來默默地為先生信主禱告,因著她的信仰見證,四個孩子中的小女兒及兩個兒子,都先後進到教會成為基督徒。
羅水木表示,有一天太太對他說:「咱兩個感情這麼好,有一天若沒辦法鬥陣,不是很可惜嗎?」林素真語重心長地跟她所摯愛的先生分享「天堂」的觀念:「因為將來有一天我們都會過世,那時我會去天堂,但我不知道你將去哪?」

對70幾年來都不相信鬼神的羅水木來說,原本他的想法就是單純的「嫁雞隨雞」,死後太太也應該是跟著他走才對。但這天太太的一席話,讓他開始認真思考信仰的課題。

腳踏實地跟隨主 羅水木疼某牽手情

民國96年,羅水木健檢發現肺部有0.7公分的陰影,他選擇開刀治療。當時昏迷的三天三夜裡,羅水木清楚地夢見一群奇怪、可怕的人影,在他清醒後仍令他記憶深刻。

這段特殊經歷,讓手術痊癒後的羅水木做了一個決定:「太太這麼地愛我,經過這次開刀,若三年後我還活著,我就要來信主!」

民國99年三月20日,也就是病癒後滿三年的時刻,羅水木選擇在他的發跡地─延平北路附近的大稻埕長老教會,舉辦一場特別的「生前喜樂告別感恩禮拜」,他在心愛的太太及眾親友面前,告別老我、受洗成為基督徒,如同他一生的寫照,羅水木公開宣告自己要腳踏實地來跟隨主。

「人生八十才開始、九十滿滿是、一百不稀奇」羅水木這樣解讀他對人生的看法。受洗這一年,他正好滿80歲。如同摩西80歲開始被上帝使用,一直以來在創業上作了模範的羅水木,今後也將會被神使用,來為祂繼續作美好的見證。

預約永恆愛情

「在基督裡,我現在是一歲多的『羅小弟』,請大家要照顧我。」羅水木在各個公開場合都是如此喜樂地介紹自己基督徒的身分。因為太太林素真信主比他早了二、三十年,羅水木也會跟太太開玩笑地稱她叫「媽咪」。

「我現在才一歲多,等到十八歲成年至少還有十六年多,現在換妳牽我走。」小時候是水木牽著素真的手一起玩,結婚後是兩人手牽手一起經營家庭,信主後,林素真要牽起羅水木的手走這條信仰道路。這對從小一起長大的「牽手尪ㄚ某」,現在也一起在上帝面前,預約了永恆的愛情。

【記者蔡明憲台北報導】

Tuesday, May 17, 2011

毀容者的新生- 重建自我形象

馬戲團裡的大象被潛意識所束縛;野戰歸來的毀容士兵被自卑感所苦。從工友升任總 裁的約翰,又如何飛越負面自我形象的地心吸力?

馬戲團雖然散場了,但是興奮的孩子們還意猶未盡地圍繞著那些被鐵鍊綁著的動物, 回味著剛才動物精彩的表演。

巨象與小鍊
看到一個管理員站在大象旁,一個孩子不禁問道:「先生,這隻象這麼巨大,牠會不 會掙斷鐵鍊逃跑呢?」管理員回答說:「孩子,牠不會逃跑的,原因不在於牠不能。 記得這隻象剛來到馬戲團時還是隻小象,無法掙脫綁著牠的小鐵鍊,可是牠每天掙 扎,一直掙扎六個月之久,才終於認輸放棄。

有趣的是,從此牠再也不去掙脫綁著它的鐵鍊。現在牠雖已是龐然大物,力量足夠 拖曳綁牠的柱子和帳篷,然而因為牠潛意識裡仍舊認為無法掙脫那鐵鍊,所以牠不 再掙脫逃跑了! 」

看到孩子驚訝的表情,管理員接著微笑著說:「孩子,由往事累積成的自我形像不但 影響人也影響動物,這是馬戲團訓練動物的訣竅之一呢!」

自我形像的確是無形的枷鎖,不但馬戲團的大象無法掙脫,人的一生成敗憂喜也深 受其影響。問題是,身遭不幸的人是否能重建積極的自我形像,重享美好、建設性 的人生呢?

野戰醫院的毀容者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有一處很特殊的野戰醫院,病人的容貌都遭到了戰火不同 程度的毀壞。那時尚未有整容手術,所以醫生的工作是發展外科整容手術,幫助病 人恢復容貌。護士也都受過特別的訓練,知道如何對待面容殘障的病人,因此院裡 的病人士氣相當高昂。

他們可以互開玩笑,彼此評論試裝的義鼻義耳。第一次他們移植臀部的皮膚至眼簾 時,因臀部皮膚太厚,手術後病人無法睜開眼,結果大家笑成一團。

手術進步時,彼此也互相恭賀與勉勵。大家同病相憐,沒人取笑別人的容貌。病友 之間關懷照顧,倒像是一個親密的大家庭。

當盟軍勝利的消息傳到醫院時,裡面的氣氛突然改變了。每個人開始在意自己的容 貌,花在鏡子前的時間也增多了。然而,不論手術多成功,經過人手修補的傷殘容 顏到底比不上原來的臉龐。馬上就要退伍返家了,別人會接受嗎?

對多數這些野戰醫院的病人,退伍的確是相當殘酷的事實。有些人的未婚妻在知道 他們的情形後,就寫信來解除婚約,有些人的妻子要求離婚。有的人雖回到親友身 邊,但因嚴重的自卑感,無法面對現實,結果他們不論是在工作、家庭、婚姻等各 方面上,比比皆是失敗者。不少人因此酗酒、吸毒、犯罪坐牢,甚至自殺。

有如馬戲團的大象一樣,他們無法掙脫容貌缺陷加在他們身上的無形枷鎖。

從工友到總裁
只有少數幸運者,因為親人的接納、鼓勵和幫助,可以過比較正常的生活。其中有 一位名叫約翰,他有一位深愛他的妻子,不因他的容貌離開他,他自己似乎也沒有 因容貌的缺陷而自卑、自怨、自艾。

退伍後,他到一家公司擔任工友的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奮鬥,他終於升任為公司 的總裁。在他的領導下,公司不斷地茁壯成長。

事業成功後,常常有人請他演講。第一次看到他的人,不免會特別注意他那曾被砲 彈炸傷而扭曲的顏面。立足在一個注重外表的現實社會裡,尚且相當困難,何況在 功成名就的上流社會呢?

因此大家最常問他的問題是,他成功的祕訣是什麼?如何克服別人異樣的眼光?如 何在不幸的際遇中建立積極的自我形像?

一次在接受訪問時,他回答說:「並不是我特別寬宏大量或樂觀,更不是我有甚麼過 人之處。多少時候當不認識我的人以特殊的眼光盯著我,甚至小孩無心的譏笑我是 個怪物時,我的自尊心常被撕碎,心裡沮喪痛苦不已。

我總覺得周遭的人好像都帶著一面鏡子,他們經常殘酷又赤裸裸地照出我殘缺醜陋 的容貌。

我唯一能做的是回到我太太身旁,她完全信賴、容忍、欣賞我。她也帶著一面鏡子, 但是在這面鏡子裡,她讓我看到的自己,是無任何殘廢與瑕疵的。我並沒有什麼成 功秘訣,有的是我太太這面鏡子經常幫助我重拾自信,渡過難關。」

鏡子,鏡子, 誰是最美麗的人呢?
約翰幸運地有一面欣賞他的鏡子,來建立健全的自我形像,一掃容貌缺陷所造成的 自卑感,也掙脫負面自我形像的枷鎖,從而享受正常美好的人生。

在白雪公主的故事裡,巫婆看鏡子最關心的問題是「鏡子,鏡子,誰是世上最美麗 的人呢?」可惜巫婆的這面鏡子並不欣賞她,告訴她說白雪公主才是最美麗的人, 以致引起她殺白雪公主的念頭。人心難測,知音難求。誰會永遠容忍、接納我們, 甚至幫助我們建立積極的自我形像?

浪子的比喻
積極的自我形像、健全的人生觀,皆建立於深知自己是完全被接納的。人怎樣肯定 自己是完全被接納的呢?對這問題,聖經給了我們最明確肯定的答案。

在路加福音十五章浪子的比喻裡,描寫一個要求父親分產業後離家出走的小兒子, 在外揮霍破產,窮困潦倒,甚至恨不得拿豬吃的豆莢充饑,最後無奈而返家。他的 父親遠遠見到他歸來,就欣喜地跑著迎接他,給他帶上戒指,穿上最好的衣服,並 宰殺牛犢歡迎他。

神以這個比喻告訴我們,即使我們像浪子一樣,無論處在多麼失敗潦倒的困境裡, 無論我們的自我形像何等殘破,祂永遠寬恕、容忍、接納我們,也永遠以接待兒子 的方式來歡迎我們。

永遠接納我的神
所以建立積極自我形像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認識神,從神的角度來看我們自己,來認 識自己。如此,過去的不幸、未來的恐懼,都不再成為我們的枷鎖,因為我們有最 確實的把握:永在的神永遠寬恕、容忍、接納我們。祂無條件的愛,才是建立我們 積極正面的自我形像之根基。

作者 沈賢林

Sunday, May 15, 2011

生命中最好的養份--愛

有個小男孩幾乎認定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
因他患脊髓灰質炎
而留下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

他很少與同學們遊戲和玩耍,
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
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在一個平常的春天,
小男孩的父親從鄰居家討了些樹苗,
他想把它們栽在房子前,
他叫他的孩子們每人栽一棵。
父親對孩子們說,
誰栽的樹苗長得最好,
就給誰買一件最喜歡的禮物。

小男孩想得到父親的禮物。
但看到兄弟姐妹那蹦蹦跳跳提水澆樹的身影,
不知怎麼地,萌生出一種陰冷的想法:
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樹早日死去。
於是澆過 一兩次水後,他再也沒去理它。

幾天後,小男孩再去看他種的那棵樹時,
驚奇地發現它不僅沒有枯萎,
而且還長出了幾片新葉子,
與兄弟姐妹們所種的樹相比,
顯得更嫩綠,更有生氣。
父親兌現了他的諾言,
為小男孩買了一件他最喜愛的禮物,
並對他說:從他栽的樹來看,
他長大後一定能成為一個出色的植物學家。
從那以後,小男孩慢慢地變得樂觀向上起來。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著,
看著窗外那明亮皎潔的月光,
忽然想起生物老師曾說過的話『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長。』
何不去看看自己種的那棵小樹?
他輕手輕腳來到院子裡時,
卻看見父親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種的那棵樹下潑灑著什麼。
頓時,一切他都明白了,
原來父親一直在偷偷地為自己栽種的那棵小樹施肥!
他返回房間,任憑淚水肆意地奔流。

幾十年過去了,
那瘸腿的小男孩儘管沒有成為一個植物學家,
但他卻成為了美國總統,
他的名字叫佛蘭克林‧羅斯福。


愛,是生命中最好的養料。

Tuesday, May 10, 2011

尊 嚴 / 李家同


作者:李家同

老楊是我們銀行裡的首席分析師。
在總經理要做重大決定以前, 老楊一定要給總經理作一個相當徹底的分析。
分析永遠在於這個決定的得和失。 所謂得,當然是可能的得,所謂失,也當然是可能的失。
老楊在分析的時候,會用很多數學,可是他在做報告的時候, 卻不會強調數學,而用非常直觀的方法來解釋他的分析。

為什麼他的分析一直受到重視, 主要的原因在於他的資料非常正確而完整。
如果我們要在某個地點設立分行, 老楊一定會知道這個地區居民的收入、職業等等。
我們有時會奇怪老楊如何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得到資料,據他說,他其實是用抽樣調查的方法,據我所知,他的統計學學得非常好,這使得他的資料得以非常完整。因為老楊常常要收集資料,他養成了隨時隨地觀察的習慣。

有一次,我們在一 家 百貨公司一樓的咖啡館喝咖啡,一個小時下來,他告訴了我這百貨公司情況不妙,因為提袋率太低了。
果真不久,這 家 百貨公司傳出了財務危機的消息。
更有一次,我們一齊到國外出公差,他又表演了一手, 他猜那個城市的收入是多少,事後查證,他的確猜得很準。
據他說,他是看街上汽車的牌子以後估算出來的。 老楊一直是一個很快樂的人,這也很自然。
他的工作得心應手,薪水非常高,他從來沒有感到什麼壓力, 因為他僅僅負責分析而已。
最後決策的決定總是別人做的。何況他的分析向來非常有用。

前一陣子,老楊忽然顯得有點心情不好。他過去很喜歡講笑話, 現在比較少講了。
有人和他聊天,他也會發呆,好像沒有聽到你在講什麼。
有一天我到他的辦公室去找他,談完公事以後, 忽然發現他的牆上掛了一個鏡框,框內只有一張白紙,紙上寫了阿拉伯字的 68 ,這個數字代表什麼呢?我當時百思不得其解。 老楊看出了我的困惑,他立刻叫我不要離開, 他要解釋給我聽是怎麼一回事。

他說前些日子,他到印度去出差。住在一 家 旅館裡,他住的房間有落地玻璃窗,可以看到街景,他注意到對街有一個小乞丐,
來來回回地向行人求乞。
他的老毛病又犯了, 他開始計算平均這個小乞丐在經過多少次求乞以後, 可以得到一次反應,因為絕大多數的路人是不理會他的,一個小時以後,他得到了答案,這個小乞丐平均要乞討 68 次以後,才有一次成功 (因為過路人也窮) 。
老楊得到了這個答案,心中難過至極。 因為他這一下可以完完全全地瞭解做小乞丐的滋味了。

他想,如果我每次求職,要寫 68 封求職信,才會有一封回應,已經非常沮喪了,這位小乞丐卻終其一生,都要在街上向人乞討。
老楊想,這種生活,他一天都受不了, 如果要過幾十年如此沒有尊嚴的生活,他是無法想像的。
老楊當天晚上睡不著覺,他想起有人用數羊來使自己入眠,因此他就數起羊來,可是他每次數到 67 ,就數不下去了。68 忽然變成了一個永遠不能到達的境界。 他從頭再來,依然到不了 68 。所以老楊在床上醒了好久,才能入睡。

老楊的經驗使他覺得人人都應當在平時就假設自己是一個小乞丐,因為唯有這樣才能體會到乞丐沒有尊嚴的痛苦。
他的兒子才參加『飢餓三十 (hours)』回來。老楊卻告訴他,他應該虛擬實境, 假設自己是一個乞丐。
他的兒子試了一次,發現做乞丐的痛苦並不在於感到飢餓,而是感到個人毫無尊嚴可言。
老楊已經不能去豪華飯店吃飯了。對於任何奢侈的東西, 他都失去了興趣。
他常常去一 家專門照顧窮苦老人的單位做義工,有人曾經看到過他做義工的情形。

有一位同事說他從未看過這種態度的義工,我問他是怎麼一種態度,他想了半天,最後結結巴巴地說, 老楊不是普通地在做義工服務而已,他是在侍奉。
我懂得這是因為老楊知道窮人最需要的不是麵包而已,而是尊嚴。老楊當義工時的態度,無非是要使窮人感到尊嚴。
自從老楊開始侍奉窮人以後,他自掏腰包改善了很多設備。 老人吃飯的碗換成了比較好看的磁碗,是淡藍色的,茶具也換了。
最使老人感到高興的是新的床單和被套。

我們通常會說我們應該同情窮人,要對窮人有慈悲心。
老楊顯然在告訴我們,我們該尊敬窮人,因為他們最缺乏的就是別人 對他的尊敬。
這種想法,來自一個數字:六十八。
老楊常常強調數據的重要性,他是對的, 因為這個數字改變了他的一生。

編者:
李教授的文章向來見解獨特,這一回依然如此,一個簡單的數字「 68」,竟然能衍生出一番人生哲理,文中讓我有一種覺醒。
過去一直將慈善事視為一種同情的心在看待,然受接濟的人的尊嚴呢?卻沒有一同並入腦海裡一起付諸實踐,總以為幫助別人是該作的,對方也必然會欣喜與感恩;但那份尊嚴是否有可能在我們沒有加以正視下, 不知不覺地傷害被幫助的人呢?
助人在於心,尤其那份確確真誠的心實為重要,將心比心哪怕只是微薄的扶助,對方必能感受到溫暖。
尊重及是接受他人為一個完整而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感受與經驗。
尊重是雙方站在同樣的高度溝通。
看完了它, 我想, 你會了解何謂尊重喔!

一家生意很好的點心店門口來了一個乞丐。他衣衫襤褸, 渾身散發著一種怪味,當他畏縮著走到蒸點心的大爐子前時, 周圍的客人都皺眉掩鼻,露出嫌惡的神色來。
伙計急忙呵斥乞丐要他滾開。乞丐卻拿出幾張髒乎乎的小面額鈔票, 說:“今天我不是來乞討的,我聽說這裡的點心好吃,我也想嘗嘗。 我已經想了好久了,好不容易才湊到這些錢。”
店老闆目睹這一幕, 他走上前十分恭敬地將兩個熱氣騰騰的點心遞給乞丐, 並深深地向他鞠了一躬,說:“多謝關照,歡迎再次光臨!”

在這之前,無論多麼尊貴的客人來買點心, 店老闆都交給伙計們招呼;可今天他卻親自招呼客人, 對他畢恭畢敬,而這個客人卻是一個乞丐!
店老闆解釋說:“那些常來光顧我們店的顧客,當然應受到歡迎, 但他們都是有錢人,買幾個點心對他們而言, 是一件很容易也很平常的事。今天來的這位客人,雖然是位乞丐,卻與眾不同,他為了品嘗我們的點心, 不惜花去很長時間討得的一點點錢,實在是難得之至, 我不親自為他服務怎麼對得起他的這份厚愛?”
“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收他的錢呢?”旁邊的孫子不解地問。
老闆笑笑說:“他今天是作為一個客人來到這裡的,不是來討飯的,我們應當尊重他。如果我不收他的錢,豈不是對他的侮辱? 我們一定要記住,要尊重我們的每一個顧客,哪怕他是一個乞丐; 因為我們的一切都是顧客給予的。”

這個店老闆就是兩次被《福布斯》 評為世界首富的日本大企業家堤義明的爺爺, 他對乞丐的鞠躬之舉深深地印在了當時只有十歲的堤義明的腦海裡。 後來堤義明曾多次在集團的員工培訓會上講到這個故事, 要求員工像他爺爺那樣,尊重每一個顧客。

可以想像,這裡的“尊重”絕不是社交場合的禮貌, 而是來自於人心深處對另一個生命深切的理解、關愛、體諒與敬重, 這樣的尊重絕不含有任何功利的色彩,也不受任何身份地位的影響; 惟其如此,才最純粹最質樸也最值得回報。
加油喔!希望這則真實故事, 能溫暖每一個人,也能激勵每一個人,做到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

舒特曼:『走急的人看不見地上的釘子, 煩惱的人享受不到幸福的日子。』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

Saturday, May 7, 2011

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我被這篇的主角也感動了~我也是個不求成績要多少的家長~只願小孩平安快樂的長大,學習感恩與回饋~當有能力助人時不要吝於出手~明白自己的方向注重品行朝著自己的興趣及理想前進,願我的好友們也能有新的思維,建議尊重小孩的決定及成熟的心態;放手讓他們為自己的未來踏出去~~

她的班上總共有50個人,而每次考試,女兒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這個雅號,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中等生。我們覺得這外號刺耳,女兒卻欣然接受。老公發愁地說,一碰到公司活動,或者老同學聚會,別人都對自家的「小超人」讚不絕口,他卻只能扮深沉。人家的孩子,不僅成績出類拔萃,而且特長多多。唯有我們家的23號女生,沒有一樣值得炫耀的地方。因此,他一看到娛樂節目那些才藝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兩眼放光。

後來,看到一則九歲孩子上大學的報導,他很受傷地問女兒:孩子,妳怎麼就不是個神童呢?女兒說,因為我爸爸不是神父啊 ! 老公無言以對,我不禁笑出聲來。

中秋節,親友相聚,坐滿了一個寬大的包廂。眾人的話題,也漸漸轉向各家的小兒女。趁著酒興,要孩子們說說將來要做什麼 ? 鋼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們毫不怯場,連那個四歲半的女孩,也會說將來要做電視的主持人,贏得一陣讚歎 ! 15歲的女兒,正為身邊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剝蝦,盛湯揩嘴,忙得不亦樂乎。大家忽然想起,只剩她沒說了。在眾人的催促下,她認真地回答:長大了,我的第一志願是,當幼稚園老師,領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做遊戲。眾人禮貌地表示贊許,緊接著追問她的第二志願。她大大方方地說:我想做媽媽,穿著印叮噹貓的圍裙,在廚房做晚餐,然後給我的孩子講故事,領著他在陽臺上看星星。

親友愕然,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老公的神情,極為尷尬。回家後,他歎著氣說,你還真打算讓女兒將來當個幼稚園老師?我們難道真的眼睜睜地看著她當中等生?

其實,我們也動過很多腦筋。為提高她的學習成績,請家教,報輔導班,買各種各樣的資料。孩子也蠻懂事,漫畫書不看了,剪紙班退出了,週末的懶覺放棄了。像一隻疲憊的小鳥,她從一個班趕到另一個班,卷子,練習冊,一遝遝地做。但到底是個孩子,身體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吊著點滴,在病床上,她還堅持寫作業,最後引發了肺炎。病好後,孩子的臉小了一圈。

可期末考試的成績,仍然是讓我們哭笑不得的23名。

後來,我們也曾試過增加營養、物質激勵等等,幾次三番地折騰下來,女兒的小臉越來越蒼白。而且,一說要考試,她就開始厭食,失眠,冒虛汗,再接著,考出了令我們瞠目結舌的33名。

我和老公,悄無聲息地放棄了轟轟烈烈的揠苗助長活動。恢復了她正常的作息時間,還給她畫漫畫的權利,允許她繼續訂《兒童幽默》之類的書報,家中安穩了很久。
我們對女兒,是心疼的,可面對她的成績,又有說不出的困惑。

週末,一群同事結伴郊遊。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帶著老公和孩子去野餐。一路上笑語盈盈,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兒沒什麼看家本領,只是開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時跑到後面,照看著那些食物。把傾斜的飯盒擺好,鬆了的瓶蓋擰緊,流出的菜汁擦淨。忙忙碌碌,像個細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兩個小男孩,一個數理天才,一個英語高手,兩人同時夾住盤子上的一塊糯米餅,誰也不肯放手,更不願平分。豐盛的美食,源源不斷地擺上來,他們看都不看。大人們又笑又歎,連勸帶哄,可怎麼都不管用。最後,還是女兒,用擲硬幣的方法,輕鬆地打破了這個僵局。

回來的路上,堵車,一些孩子焦躁起來。女兒的笑話一個接一個,全車人都被逗樂了。她手底下也沒閒著,用裝食品的彩色紙盒,剪出許多小動物,引得這群孩子讚歎不已。直到下車,每個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紙。聽到孩子們連連道謝,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試後,我接到了女兒班主任的電話。首先得知,女兒的成績,仍是中等。不過,他說,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訴我,他從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見這種事。語文試卷上有一道附加題:你最欣賞班上的哪位同學,請說出理由。除女兒之外,全班同學,竟然都寫上了女兒的名字。理由很多:熱心助人,守信用,不愛生氣,好相處等等,寫得最多的是,樂觀幽默。班主任還說,很多同學建議,由她來擔任班長。
他感歎道:你這個女兒,雖說成績普通,可是做人,實在很優秀!

我開玩笑地對女兒說,妳快要成為英雄了。正在織圍巾的女兒,歪著頭想了想,
認真地告訴我說,老師曾講過一句格言: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她輕輕地說: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著她。她安靜地織著絨線,淡粉的線,在竹針上纏纏繞繞,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陰,在她手上,吐出星星點點的花蕾。我心上,竟是驀地一暖。那一刻,我忽然被這個不想成為英雄的女孩打動了。

這世間,有多少人,年少時渴望成為英雄,最終卻成了煙火紅塵中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樂,如果,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長大成人後,她一定會成為:賢淑的妻子,溫柔的母親,甚至,熱心的同事,和善的鄰居。

何況她是班上50名之中的23名,我們還不慶幸,還不滿足? 還想要更高人一等,更出人頭地!那後面還有27名半數以上的孩子呢﹖如果我是她們的父母,我要如何自處呢﹖在那些漫長的歲月,她都能安然地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又沒學壞,我作為身教言教的父母,能教養孩子長大成人,並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就可告慰先祖,還想為孩子祈求怎樣更美好的未來?就算她將來能當上司法官,能考上建築師,
若她心術不正,口是心非,那又有何用?

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我那上國中的女兒,她同學都管叫她23號。

(網路流傳)

Wednesday, April 27, 2011

五萬公里的「孝道」

(網路流傳故事)


對重度殘障的中年男子林進義來說,從台南市南郊到嘉南縣境交界,
六十多公里的路程,只是一條單純的返鄉之道;但在旁人眼裡,
那卻是一條不折不扣的「孝道」,令人鼻酸,更且令人讚嘆、欽敬。

林進義遠從鄉下來到府城,碰上生命中的貴人,當一名快樂的洗車工,
養活自己和智障的母親。

十一年來,每周騎腳踏車來回一百多公里,回家和母親吃一頓午餐。
這條令人動容的「孝道」,他已經騎了超過五萬公里,
比繞地球赤道一圈還要長四分之一!

現年卅九歲的林進義,別無一技之長,僅會說幾句簡單、只有熟人才聽得懂的話,
所以平時沉默的時候居多。

廿八歲那年,林進義背著一包破舊衣物,走進台南市大成路的「大成洗車場」,
比手畫腳一番,問老闆娘徐春英:「你咁有要請人?」原先徐春英還猶疑了一番,
不過因為洗車工人的流動性大,經常有人辭職,所以也就勉為其難的答應了。

冥冥中似乎有緣。徐春英說,至今她還對林進義第一次求職留下深刻印象。
那時只見他將背包一丟,就開始去整理洗車工具和擦車,
分明是一個很打拚的年輕人。

但與他交談後,才發現他是一個嚴重智障者。
徐春英一度擔心他無法長久勝任這項工作。
不過時間證明一切,林進義是一名安分守己、打拚工作的人。

在「大成洗車場」工作十一年,徐春英全家,已經將他當成是自家長不大的小孩一般,生病、住院都由徐春英照顧,有時候連春節,林進義也都住在洗車場裡。

徐春英說,林進義除了賣力工作外,最令人動容的,
還有一條長達五萬多公里的「孝道」傳奇,「大成洗車場」的每個顧客
都知道這個真實故事,那是連熟讀經書的讀書人,都無法與他相比擬的。

住在台南縣後壁鄉長安村(靠近嘉義縣水上鄉)的林進義,父親已歿,
母親是輕度智障者,生了三個兒子,都是智障;林進義排行老三,是重度智障,
原可領政府的救濟金過活。

十一年前,林進義不知走了多久的路,
來到台南市「大成洗車場」謀到一份工作,可他從沒忘記母親。

徐春英說,每周二是林進義輪休的假期,但早上八時,
他就要騎腳踏車回台南縣後壁鄉探望母親。
這條路大約有六十多公里,來回一百多公里,得騎上十個鐘頭以上。


徐春英說,林進義滿身塵土的回到家裡,已經中午一點左右;
每次回家,都會買一些母親愛吃的東西。母子短暫聚首、

共享一頓午餐後,差不多也就是他騎上鐵馬回公司的時間了,
等他好不容易騎回台南,已經晚上七點多了。

十一年來,他這一趟孝親之路,始終未曾中斷過。
除非星期二當天有颱風,徐春英會勸他晚兩天再回家。

林進義的月薪是一萬八千元,老闆娘每天固定給他兩百元外,剩下的一萬兩千元,
就利用休假日帶回去給母親。他與命運搏鬥,以及苦行孝道的事蹟,感動不少人;
這些年來,他前後騎壞了十多輛腳踏車,全都是洗車場的顧客送給他的。

有的顧客建議他,不如坐火車回家,不要騎那麼遠的路,免得危險。
老闆娘徐春英說老早就勸過他,但他到火車站買車票,恐怕也講不清楚,
再說,他既不願花車錢,也怕坐過頭,要克服的問題可多了。

這條漫長的孝道,林進義前後騎了十多年,真的從不厭倦,
或許他心中單純的就當它是一種運動吧!因為單純,所以他很快樂。

因為單純,所以快樂
或許愛說不出口
簡單的陪伴就是最基本的孝道^^

Tuesday, April 5, 2011

灰姑娘的故事可以這樣說!

這不可能是一個普通美國老師!
美國最好的老師,如何跟學生說--灰姑娘故事
上課鈴響了,孩子們跑進教室,這節課老師要講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師先請一個孩子上臺給同學講一講這個故事。

孩子很快講完了,老師對他表示了感謝,然後開始向全班提問。

老師:你們喜歡故事裏面的哪一個?不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學生:喜歡辛黛瑞拉(灰姑娘),還有王子,不喜歡她的後媽和後媽帶來的姐姐。 辛黛瑞拉善良、可愛、漂亮。後媽和姐姐對辛黛瑞拉不好。

老師:如果在午夜12點的時候,辛黛瑞拉沒有來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馬車,你們想一想,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

學生:辛黛瑞拉會變成原來髒髒的樣子,穿著破舊的衣服。哎呀,那就慘啦。

老師:所以,你們一定要做一個守時的人,不然就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
另外,你們看,你們每個人平時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萬不要突然邋裏邋遢地出現在別人面前,不然你們的朋友要嚇著了。女孩子們,你們更要注意,將來你們長大和男孩子約會,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難看的樣子,他們可能就嚇昏了(老師做昏倒狀,全班大笑)。

好,下一個問題: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後媽, 你會不會阻止辛黛瑞拉去參加王子的舞會?你們一定要誠實喲!

學生:(過了一會兒,有孩子舉手回答)是的,如果我 是辛黛瑞拉的後媽,我也會阻止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老師:為什麼?

學生:因為,因為我愛自己的女兒,我希望自己的女兒成為王后?

老師:是的,所以,我們看到的後媽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們只是對別人不夠好,可是她們對自己的孩子卻很好,你們明白了嗎?她們不是壞人,只是她們還不能夠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其他的孩子。

孩子們,下一個問題:辛黛瑞拉的後媽不讓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甚至把門鎖起來,她為什麼能夠去,而且成為舞會上最美麗的姑娘呢?

學生:因為有仙女幫助她,給她漂亮的衣服,還有把南瓜變成馬車,把狗和老鼠變成僕人。

老師:對,你們說得很好!
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沒有得到仙女的幫助,她是不可能去參加舞會的,是不是?

學生:是的!

老師:如果狗、老鼠都不願意幫助她,她可能在最後的時刻成功地跑回家嗎?

學生:不會,那樣她就可以成功地嚇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師:雖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幫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幫助還不夠。所以,孩子們,無論走到哪裏,我們都是需要朋友的。我們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們需要他們,我也希望你們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下面,請你們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為後媽不願意她參加舞會就放棄了機會,她可能成為王子的新娘嗎?

學生:不會!那樣的話,她就不會到舞會上,不會被王子遇到,認識和愛上她了。

老師:對極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參加舞會,就是她的後媽沒有阻止,
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沒有用的,是誰決定她要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學生:她自己。


老師:所以,孩子們,就是辛黛瑞拉沒有媽媽愛她,她的後媽不愛她,
這也不能夠讓她不愛自己。就是因為她愛自己,她才可能去尋找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如果你們當中有人覺得沒有人愛,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樣有一個不愛她的後媽,你們要怎麼樣?

學生:要愛自己!

老師:對,沒有一個人可以阻止你愛自己,如果你覺得別人不夠愛你,你要加倍地愛自己;如果別人沒有給你機會,你應該加倍地給自己機會;如果你們真的愛自己,就會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沒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參加王子的舞會,沒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當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對不對?

學生:是的!!!

老師:最後一個問題,這個故事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

學生:(過了好一會)午夜12點以後所有的東西都要變回原樣,
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沒有變回去。

老師:天哪,你們太棒了!你們看,就是偉大的作家也有出錯的時候,
所以,出錯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我擔保,如果你們當中誰將來要當作家,一定比這個作家更棒!你們相信嗎?

孩子們歡呼雀躍。

************************ ************

真棒的老師!應該是全美最好的!
此為美國一所普通小學的一堂閱讀課! 。
我們是幾歲的時候才想到這些層面? (不知道,老師沒教)

Saturday, March 19, 2011

每天抱我一分鐘--擁抱能治百病



每天抱我一分鐘


一對小兩口生過孩子之後,他們開始了分床而居的生活。

白天工作疲憊,晚上應付孩子,漸漸地二人之間的話越來越少。

女人首先意識到了他們之間潛伏的危機,一天,她對男人說:「我有個鄭重的要求。」

「什麼要求?」男人漫不經心地問。

「每天抱我一分鐘」女人說。

男人看了女人一眼,笑了:「有必要嗎?」

「我提出了這個要求,就証明十分有必要,你發出了這個疑問,就証明更有必要。」

「情在心裡,何必表達!」

「當初你要是不表達,我們就不可能結婚。」

「當初是當初,現在不是更深沉了嗎?」

「不表達未必就是深沉,表達了未必就是矯飾。」

於是兩人吵了起來,最後,為了能早些兒平息戰爭上床安息,男人妥協了。

他走到床邊,抱了女人一分鐘,笑道:「你這個虛榮的傢伙。」

「每個女人都會對愛情虛榮」她說。

此後每一天,他都會抽個時間抱她一會兒。漸漸地,兩人的關系充滿了一種新的和諧。

在每天擁抱的時候,雖然兩人常常什麼也不說,但這種沉默與未擁抱時的沉默在情境與意味上有著天壤之別。

終于有一天,女人要去長期進修。

臨上火車前,她對他說:「你終于暫時解脫了。」

「我會想抱你的。」男人笑道。

果然,她到學院的第二天就接到了丈夫的電話,頓時,她的眼睛里溢滿了深深的淚水。

的確,對於相愛的男女來說,激情飛越的碰撞之後,婚姻質樸得如一位村姑。

人們常常以「平淡是真」為借口逃避對長久擁有的那份感情的麻木和粗糙,卻不明白,如果我們像習慣一天天遺落愛情,那樣習慣一天天去經營愛情,那麼,那在我們掌心和胸口的愛情就絕對不會冰冷。




擁抱是無聲的語言

久別重逢、惜別傷離,四目相對,不知說什麼,最好的方法就是張開雙臂、迎向前去,來個深深的擁抱。

連拳擊比賽都如此,當兩邊筋疲力竭,既打不動,又不希望被打時,最好的方法就是擁抱。

打球扭傷了背,去復健。醫生先為我電療熱敷了半個鐘頭,又要我躺平,為我指壓。

最後叫我坐起來,從後面把我緊緊抱住大約五秒鐘,然後氣喘咻咻地說:「好了!覺得如何?」

我轉轉身子,說「不錯!尤其最後那緊緊一抱,第一次碰到這種治療法,居然有放鬆的效果。」

醫生笑了:「可見你太少被抱。你不知道擁抱能治百病嗎?回去叫你老婆多抱抱你,像我一樣用力、狠狠地抱! 一抱解千愁!」

又聳聳肩說:「現代人哪!太忙、太少抱,錯失了最原始又最有效的身心治療。」

怪不得兩年前,「免費擁抱(Free Hugs)」活動由澳洲發起之後,一下子就感染了全世界。

只見有人站在街頭, 舉著「Free Hugs」的牌子,願意被擁抱的人只要走過去,就能接受一個大大的擁抱。

有人說那些舉著牌子的人,才是渴望被擁抱的人,他們希望從陌生路人的身上得到慰藉。

也有人說他們是願意無條件獻出擁抱的,每個希望被擁抱的人都可以向他們索取。

我覺得兩邊都有理,但說得最棒的應該是美國著名漫畫家比爾.肯恩(Bill Keane):

「擁抱就像丟回力標,能夠得到立即的回抱。」

關鍵的一抱

在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SQ(社會智能)」(時報出版.2007)書裡讀
到個感人的故事──

一個三歲的小女孩心情不好,對來看她的叔叔發脾氣。

小女孩說:「我討厭你!」

叔叔微笑著回應:「可是我愛妳。」

小女孩又說:「我討厭你!」聲音變大,而且斬釘截鐵。

叔叔卻更溫柔地回答:「我還是愛妳。」

小女孩大喊:「我討厭你!」

叔叔說:「沒關係,我還是愛妳。」並張開雙臂,把小女孩摟住。

小女孩終於軟化:「我也愛你。」整個人投入叔叔的懷抱。多生動的描述啊!

幾乎可以看見那小女孩由嬌嗔的小魔鬼,變成溫柔的小綿羊。真正打開她心房的,則是那雙伸出的臂膀和緊緊的擁抱。

人天生喜歡擁抱

小娃娃哭,除了餓,要吃;就是沒有安全感,要擁抱。
幾曾見過不要大人抱抱的娃娃?那擁抱除了是娃娃對愛的渴望,也表現了他自己的愛。

所以當朋友初次把小奶娃交到你懷裡,娃娃居然能不哭的時候,你一定會很得意。

因為那娃娃顯示了對你的親愛, 甚至暗示了你和他父母的交情。

老人家碰上了這場面,更少不得要高興地說:「瞧!連陌生的娃娃都願意讓我抱, 可見我有喜氣,還能多活幾年。」

「抱抱」對孩子真是太重要了,

據心理學家研究:常被抱的孩子就像常被母獸舔舐的小動物,因為總覺得媽媽在身邊,

有安全感,吃得多也長得快。

連放在保溫箱裡照顧的早產兒,雖然不能總被帶出來擁抱,

也需要護理人員伸手進去撫摸。最新的研究甚至發現,
在襁褓期間總被擁抱的娃娃,腦神經的發育不同。長大之後,常表現得更樂觀親和。

只是別以為孩子常要你抱抱,就一定表示你成功。

因為當大人情緒不穩定,小娃娃也會受到感染而不安,於是動不動就要你抱。你抱他,他才能確定你還愛他。

何只孩子如此,其實成人也要抱抱,而且非但可以擁抱表示親密,還能宣示友好。

君不見古裝電影中,兩隊人馬相遇,在敵我不明的情況下,戰鬥一觸即發,突然雙方首領跳下馬來,兩臂張開,還把雙手攤得大大的,迎向前去,來個重重的擁抱,接著兩隊部屬一片歡呼。

直到今天,有些民族的男人在擁抱之前,還得作出這麼個誇張的「打開雙手」的動作,意思是「我沒帶武器!」

可不是嗎?

人最重要的器官都在前面,有什麼比「推心置腹」的擁抱,更能顯示肝膽相照?

連拳擊比賽都如此,當兩邊筋疲力竭,既打不動,又不希望被打時,最好的方法就是擁抱。
(網路郵件)

Monday, January 17, 2011

單手冠軍


作者:金明瑋(丁莉)

曾經看過這麼一個小故事:

一個因為車禍喪失了左手臂的小男孩想要學柔道,他的父母幫他四處找老師,終於找到了一位願意教他的師父。這個十來歲的小男孩學得很認真,不過奇怪的是,日子一天天過去,這個老師只教他重覆一個動作,半年之後,他忍不住了,問老師說:「您能不能再多教我一些動作啊?」

老師回答:「你只要把這個動作學好就可以了,不必多學!」

雖然男孩並不瞭解老師的用意,不過他相信老師的話,就繼續努力學習。

又過了幾個月,老師決定帶他去參加一個升段鑑定比賽。在比賽中,他很熟練的運用老師教給他的動作,過關斬將。一直到了決賽,對手非常強悍,他幾乎招架不住,但是仍然在一番苦戰後,反敗為勝,得到冠軍。

回家的路上,男孩問老師,為什麼他只會老師教他的一個動作,就可以獲勝?

老師回答他說:

「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我教你的招式是柔道中最難的一個動作,你一直苦練所以很精通;另外就是對手如果想要破解這個招式,只能抓住你的左手,但是他們抓不到你的左手,所以你就贏啦!」

真的有這種可能嗎?不會柔道的我無從判斷,但這個故事真有意思。這個男孩沒有左臂,這應該是他的一個大弱點,或許也是讓他最自卑的一件事,但沒想到的是他最軟弱的地方,竟成了他致勝的關鍵。如果他有左臂,就給了對手反擊的機會,他或許就無法連續贏得比賽了。換句話講,上帝在他的軟弱之處顯出了極大的能力,給了他極大的祝福!

絕大多數的我們或許沒有少手臂,但在我們生命裡總有不同的軟弱,或許我們有些天生的缺陷、或許我們遇到了事業、工作、婚姻、學業、環境等等的不順遂,讓我們心生抱怨或者自我洩氣,覺得自己沒什麼希望。想想這個故事,善用自己所有的一切,專心仰賴上帝,很可能我們最弱的部分會成為最能發出光芒的一部分呢!上帝總在我們的軟弱上顯出完全,不是嗎?

Thursday, January 6, 2011

一個禁止離婚的國家給我們的啟示


愛爾蘭是一個禁止離婚的國家,愛爾蘭是全世界結婚率最低的國家。作為一個信奉天主教的國度,這個國家是禁止離婚的。很多適逢婚齡的男男女女大都選擇觀望,遲遲不去婚姻登記部門辦理手續。所以,在愛爾蘭流行不婚和晚婚。但一對中國夫妻在愛爾蘭的結婚經歷,卻讓我們感受到了愛爾蘭這個國家對婚姻的完美詮釋。

林東在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奎恩商學院取得碩士學位後,又工作了兩年,方纔辦理下來了我的簽證手續。等到我終於獲準可居留後,距離當初他前往愛爾蘭已是 7 年。我和林東都明白結婚意味“終身監禁”,不管將來是否幸福,都不得不搭進去一輩子。可我和林東都已經等不及了,再拖上幾年,到時候有了孩子是像兒子還是像孫子?不行,得馬上結婚。

和林東手牽手走進了籠罩著神秘色彩的都柏林市政府機關辦公室大廳。順著箭頭指示找到負責辦理結婚手續的“入口處”,迎面是一個碩大的液晶顯示屏,上面對結婚須知等注意事項作了詳細的說明:本處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不辦理離婚手續。

但這並不意味著每個愛爾蘭公民只能和自己唯一的配偶廝守一生,因為本國實行期限婚姻制,男女雙方在締結婚約時,可根據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協商決定婚姻關係的期限,婚姻期限從 1 年到 100 年。

在本處登記備案後生效,期限屆滿,婚姻關係即告終止,雙方當事人如有繼續共同生活的願望,可辦理延續登記,延續婚姻關係......

這完全出乎了我們的意料,在決定結婚前,我們誰都沒有事先來入口處詢問過,身邊的朋友也沒有提醒我們愛爾蘭實行的是期限婚姻—我倆呆立在那裏,有點像兩個被宣告了死刑的囚犯忽然獲悉可以無罪釋放的解脫。

這婚還結不結?當然結。那麼,結多久?這是個問題。入口處的“生意”格外冷清,除了我們倆再沒有別的光顧者。工作人員看我們倆變臉一樣地轉換表情,也不催我們,示意我們自己去觸摸屏前面商量選擇。然後就要求我們雙方協商選擇婚姻期限,可選擇 1 年-- 100 年不同的期限,並且顯示出一行紅色的小字:系統說明:“由於辦理婚姻延續的費用較高,請選擇你認為最為適合的婚姻期限。”

我和林東有點發懵,本來就是橫下心豁出去這一輩子了的,可面對自己自由選擇期限的時候,我倆那點信心又都動搖了。林東小聲道:“要不,我們先結1年試試?”心裏有點不爽,戀愛 10 年了臨到結婚了才選1年?林東看我面色不善,趕緊補充:“我估摸著這玩意按年收費,時間越長越貴,大不了明年再來續嘛”...

想想好像也不錯,去超市買點心還能試吃呢。不就是1年麼,萬一不合適,對雙方都好。我倆對視了一下,終於一起選擇了最短的 1 年期。系統立即予以確認:“雙方婚姻關係成立,婚姻期限 1 年。

”接下來,進入結婚登記,我們最關心的最後一個程序,系統顯示出“辦理 1 年期限婚姻登記所需要繳納的費用-- 結婚證書工本費2,000鎊!”我們都有一種想砸了這台機器的衝動,2,000 鎊,折合人民幣 26,000 多元,搶錢呀!這幾乎相當於我們倆一個月收入的總和了。雖然已經被提示過費用不菲,但這個價碼還是實在太過分了。

很不情願地刷了信用卡,於是,兩本如同法典般厚的結婚證書便擺在了我們面前。有沒有搞錯?結婚證而已,需要搞得像《辭海》這樣厚嗎?我拿起一本打開來細看,第一頁上這樣寫道:“為保證雙方當事人適當履行婚約,順利完成 l 年期婚姻期限,特此明確雙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的權利義務。”下面則分十二編、三百六十五章、兩萬一千九百款詳細地規定了雙方的權利義務,以及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義務所應承擔的責任。

林東有點慶幸地對我說:“幸虧我們選擇了1年期,如果選擇100年期,結婚證書還不得車拉船載,那工本費至少得花上百萬。”我們悻悻地回家,捧著沉重的結婚證書,嘴裡咒罵著該死的入口處,也終於明白為什麼儘管可以期限結婚,但愛爾蘭的結婚率還是這麼低了--這樣的收費,有人心甘情願結婚才怪。

雖然結婚證羅列了很多不按照結婚證履行義務將承擔的不良後果,我和林東還是很快把這兩本裝潢精美的結婚證跟《聖經》擺在一塊,當了裝飾品。只有偶爾兩人發生爭執,需要判別誰對誰錯的時候,才會去翻翻結婚證作為“定罪”的依據。可最後的結果就是,“罪名”尚未定下來,我們已經一不小心發覺了對方更多與結婚證要求相悖的言行舉止......

完全不實用嘛!我倆下定決心摒棄了這兩本結婚證,決定中為西用,領著愛爾蘭的結婚證過中國式婚姻。這下就輕鬆了,誰也不吵吵什麼權利義務責任後果了,按照做丈夫做妻子的本能行事,我累了他多做點,他太辛苦我多擔待點,工作賺錢過日子,一年時間也沒有什麼吵吵鬧鬧,轉眼就到了該續約的時候了。

打電話回國諮詢民政部,結果很讓我們沮喪,因為我倆都辦理了移民手續,已經加入了愛爾蘭國籍,因此不能在中國拿 9 塊錢的結婚證。我們很肉痛地決定把打算買車的10,000 鎊先用掉,先續個5年。

這次可就輕車熟路了,我發現觸摸屏上有個費用查詢按鍵,一時好奇就點擊了一下,我倒想看看最高期限 100 年的結婚手續到底要多少錢。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 -- 100 年期結婚證的工本費僅為 50 便士--0.5 鎊,折合人民幣 6 塊多錢。

“這怎麼可能,準是系統出了故障。”林東嘴上說著,右手按下了證書預覽按鈕。呈現在我們眼前的百年期結婚證書只是一頁薄薄的粉紅色紙片,上面寫著這樣幾行文字:“尊敬的先生、太太:我不知道我的左手對右手、右腿對左腿、左眼對右眼、右腦對左腦,究竟應該享有怎樣的權利,究竟應該承擔怎樣的義務。其實他們本就是一個整體,因彼此的存在而存在,因彼此的快樂而快樂。最後,讓這張粉紅色的小紙帶去我對你們百年婚姻的美好祝願!祝你們幸福!都柏林首席法官:吉米.裡莫”

我看著林東:“敢選不?”林東也盯著我:“你決定了嗎?這一下按下去,咱倆可就真成了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再也甭想分開了!”我點點頭,有點捨生取義的慷慨:“我豁出去了,這輩子就跟定你了,將來你別讓我為了現在的決定後悔。”林東笑了,拉著我的手,一起點下了“100 年”那個選項。

揣著那張薄薄的粉紅色紙片,我和林東直奔車市買了輛全新的 BMW1 系轎車,馳騁在都柏林的街頭,我忽然覺得開車的林東從未像現在這般帥氣過......這一輩子,他將是我唯一的愛人,我們已經孤注一擲沒有了退路,
可婚姻這東西,往往也只有在破釜沉舟的時候,才能綻放出最燦爛的光輝......

兩個人去結婚,有誰不是打算廝守終身白頭偕老的呢?互相攙扶著,一起到白髮蒼蒼。
K.S.

◎李家同
當我到非洲去旅行以前,很多人介紹我去一個小鎮。這個小鎮的原名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大多數人就叫這個小鎮K.S.,也沒有人瞭解為何它有這個綽號。

這個小鎮的確與眾不同,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郊外有很好的灌溉系統,也有相當多的樹木,據說,這是非洲樹木最密的地方,而這些樹都是近年來種的。灌溉系統當然不是新的,但是維護得很好,所以當地的人可以不愁缺水,農作物因此也可以生長得不錯。

我到了這個小鎮以後,發現好多地方都以K. S.命名,很多飯店叫作K. S.,當然為了區別起見,也會加一些字在前面,有一家飯店叫作East K. S.,我猜想大概還有West K. S.,我在街上閒逛了一陣,看到了一家咖啡館,就叫作K. S. Cafe,裡面佈置得很好看,也有冷氣,我就進去坐坐。

老闆是個中年人,很和氣,會講英文,他問我從哪裡來的,我說我是從台灣來的。

他一聽到台灣,神情立刻一變,一再地向我問台灣的情況,從他的談話中,他是完完全全的台灣迷。

我在非洲旅行,過去從未碰到任何人對台灣如此有興趣,大多數人根本搞不清楚台灣在哪裡,他對台灣如此有興趣,當然也使我非常高興,頗有受寵若驚之感。

我發現這位老闆話很多,就乘機問他為什麼這個地方到處都有K. S.的字樣,老闆這下就更加興奮了,以下是他所說的故事。

很多年前,有一個來自台灣的年輕人到這個小鎮做義工,這位年輕人是工學院學生,他在這裡有一年之久,一年之內,他教會了很多學生如何使用機械,這些機械都是他設法從台灣運來的,當地的高中接受了這些機械,也使他們的教育水準大為提高。

雖然這位年輕人力求生活得和當地人一樣,大家仍然知道他是當地最富有的人,他有電腦,有手機、電子照相機,他也捐了好多視聽器材給學校,這些器材都是當地學校買不起的。

那所高中的校長有點擔心他會被搶,就叫他住進學校裡去,在那裡,他也可以和學生一起吃飯,而且晚上還教他們一些技術。

可是,有一天,有歹徒進入了他住的地方,除了將他的那些相機等等洗劫一空以外,還殺害了他。

這位年輕人的死亡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被發現,警察來了,也查不出所以然,可是,對這個小鎮的居民來說,可說是悲傷之至。因為他們沒有想到搶匪居然會殺害如此善良的人。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是外來的人所幹的事,但是小鎮居民蒙受莫大的損失,他們失去了一位好的老師,也失去了那些有價值的機器。誰會保養這些機器呢?如果機器老舊了,誰會再給他們新機器呢?

小鎮居民以最快的速度告訴了年輕人在台灣的家屬,令他們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他的家屬似乎早有預感,雖然非常難過,但他的父母表現得很鎮靜,並且立刻趕來參加年輕人的安葬。

小鎮居民當然都參加了年輕人的安葬儀式。年輕人是天主教徒,這個國家是天主教國家,所以可以在教堂裡舉行安葬彌撒,但是,這次彌撒卻是中文的,連聖歌也是中文的。

主禮的神父一開始就解釋天主教強調寬恕,年輕人是天主教徒,當然一定會原諒殺害他的人。

在彌撒結束的時候,年輕人的爸爸向大家講話,他說他的兒子在一個多月以前有一點奇怪的感覺,他認為極有可能會有人要來搶他的財物,而且他也極有可能喪失生命,所以他寫了一封信給他的父母,請他們心裡有所準備,萬一他在非洲去世,他們一定要原諒殺害他的人,他們如果不是如此的貧困,絕對不會淪為盜匪的。

那位年輕人除了要求他的父母心中不要有仇恨以外,還要求他的父母做一件事,他認為非洲最缺乏的基礎建設是灌溉系統,他知道他在台灣的父母很有錢,希望他的父親能夠出一筆錢來替這個小鎮建造一個灌溉系統。他跟小鎮的官員談過,他們知道灌溉系統的重要性,但是一直苦於沒有經費,他也希望他的父親替小鎮種植一片防風林,以防止小鎮的沙漠化。

年輕人的爸爸在葬禮結束以後的致詞中,承諾一定會完成兒子的遺願。

而最令大家吃驚的是:這位父親展示了一幅中國的字畫,上面寫了兩個中國字,小鎮的居民完全看不懂。他解釋了這兩個字是「寬恕」,他要將這一幅字送給兒子服務的學校。

校長接受了這幅字,以後也就一直掛在校長室裡面,但是大家不會念這兩個字,也知道念來念去總不對,後來,有一位老師說,我們就用K. S.來念這兩個字吧。從此,這所高中改名為K. S.高中,這所高中所在的街道也改名為K. S.街,小鎮唯一的診所改名為K. S.診所,可想而知的是,有些飯館和咖啡館也改名為K. S.飯店、K. S.咖啡館。

為什麼小鎮居民對K. S.這兩個字感覺如此之好?不僅是因為年輕人的父親沒有對他們口出任何怨言,還真的派人來探測地理環境,小鎮因此有一個又長又寬的樹林保護他們,小鎮居民從來沒有看過如此美的樹林;灌溉系統完成以後,不停的有來自台灣的農業專家教他們種植適合的農作物,小鎮居民的生活改善了許多。

我一下子就找到了K. S.高中,我不好意思冒冒失失地進入校長室,所以沒有看到「寬恕」這兩個字,可是我找到了年輕人的墓。墓地是一片青草,只有一塊銅牌,上面刻著K. S.兩個字,沒有死者名字,也沒有死者的出生和去世的年月日,據說,這是年輕人父母的願望,他們希望大家永遠記得的是他們的兒子有寬恕的美德,他們又知道小鎮居民已經將K. S.等同於寬恕,所以墓碑上只有K. S.兩個字。小鎮居民並不知道年輕人何時出生,但是都記得他是哪一天去世的,每年的那一天,總有人會在這個青草地上放滿了花。

青草地旁種了一棵柳樹,我注意到柳樹下有一個盒子,盒子上有一個按鈕,按鈕旁的說明顯示我若按下按鈕,可以聽到好聽的音樂。

我當然立刻按了一下,令我吃驚的是從四個揚聲器中,出來了我們中國的聖母頌,江文也的〈聖母經歌〉,「萬福瑪利亞,滿被聖寵者,主與爾偕焉……」,全世界都有聖母頌,大家都知道古諾的〈聖母頌〉,可是我們中國天主教徒喜歡唱的仍是我們自己人寫的中文聖母頌,我們的中文聖母頌叫作〈聖母經歌〉,幾乎沒有一個中國的天主教徒不喜歡這首歌。

但是我現在聽到的歌,雖然是中文的,一聽卻就知道,這是外國小孩子努力地用中文唱出來的。他們不可能完全懂這些中文字的意義,他們知道來自台灣的年輕人喜歡聽這首歌,所以那所高中的學生就拚了命用拼音的方法唱了這首中文歌,他們一定想告訴年輕人,他將永遠活在他們的心中。

而我呢?在我聽到中文的〈聖母經歌〉以後,我忽然有了濃厚的鄉愁,我想立刻回到我的家鄉,不僅因為我可以大聲地用中文唱我喜愛的聖歌,而且我現在更加感覺到自己國家的可愛,因為我們的社會是一個懂得寬恕的社會。

在飛機上,我看到好幾起自殺炸彈攻擊的新聞,在伊拉克,一次爆炸炸掉了六十幾位無辜的老百姓。有自殺性攻擊,顯示世界上存有巨大的仇恨,要消滅這些恐怖分子,提倡寬恕是唯一的辦法。

在飛機上,我睡著了,我夢到我坐的飛機是K. S.號,屬於K. S.航空公司的,而且是向K. S.城市飛去。
【2010/09/01 聯合報】

永不衰殘的真情至性


(網路文章)

大陸經濟學家張宏馳在夫人馮華去世後,竟從天津鄉下領回來一個老態龍鍾的文盲老太太,讓她成為繼室。這令他的兒子張成和張敢百思不得其解。2009年11月,張宏馳辭世,千萬財產要分給繼母一大半,兒子張成萬分不滿和不甘。在企圖阻止繼母繼承遺產的過程中,他追尋著父親的情感軌跡,經過層層剝繭抽絲,他發現了父親和繼母的一連串秘密……

父親辭世

2009年11月5日,下午3點多,84歲高齡的經濟學家張宏馳突發心臟病。在被送往醫院途中,張宏馳還有短暫意識,他拉住兒子張成的手艱難地叮囑:“要是我熬不過去了,你和弟弟,一定要照顧好王姨……”
王姨是張成的繼母王秀珠。張成和弟弟張敢都沒有料到,這竟然是父親的遺言。

當天晚上,張宏馳因醫治無效,與世長辭。張成和張敢悲慟欲絕,更對父親的臨終囑託萬分疑惑:父親是大學教授,再婚為何要娶一個文盲?父親為何對這個農村老太太感情這麼深?臨終遺言,子孫他一個也不提,單單交代“要照顧好王姨”!

張成兄弟對此事百思不得其解,對父親也多少有些怨氣。

張宏馳1925年出生于天津,是北京某大學的教授,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張成在父親的盛名之下成長,繼承了父親踏實堅韌的品格,年紀輕輕就成為中關村一家科技公司的總裁。

1996年,張成的生母馮華去世。怕父親晚年生活孤寂,張成和張敢都希望父親續弦,卻被父親一口拒絕。5年後,父親忽然打電話來,讓兄弟倆回家。張成和張敢匆匆趕回去一看,家裡多了個陌生老太太!她衣著土氣,一臉皺紋,滿頭白髮,一問,老太太70多歲了,是從天津農村接來的,父親準備和她結婚!

兄弟倆震驚得說不出話來。父親如果找個老年女性知識份子做伴兒,有共同語言,屬人之常情;或者找個沒多少文化但比他小十幾二十來歲的漂亮女人,也可以理解。可這個年齡又大又沒文化的農村老太太,究竟哪點吸引了他?

聽說父親第二天將和這個叫王秀珠的女人去領結婚證,張成兄弟怕父親不高興,所以沒敢反對,但又一時無法接受這個繼母。於是他們試探著問父親與這個女人是如何認識的,父親不悅,說:“我的事情不用你們操心!”兄弟倆對視了一眼:父親不是老糊塗了吧?

父親與王秀珠結婚後,兄弟倆都對她很冷淡。他們很少回父親家,即便逢年過節回來看望父親,也很少與她說話。王秀珠話不多,在張成的印象裡,她永遠都只是在家裡收收揀揀,從來沒有刻意討好過兄弟倆。

現在父親忽然去世,王秀珠將要參與遺產分配。父親一生向學,碩果累累,生活又極其儉樸,學校分配給他的位於北京三環以內的兩套住房,加上多年的津貼、著作版權費、收藏的字畫等,總價千萬之巨。張成和弟弟更加憤憤不平——一個70多歲的村婦,能嫁給他父親已是一步登天。這8年來,兄弟倆對她談不上敬重倒也客客氣氣,她在北京享了8年福已經是人生的造化,她有什麼資格分父親的遺產?

但兄弟倆的身份、地位、學識和修養,使得他們縱然心有不滿,做事也在情在理。2010年1月,兩人開始辦理父親的身後事。由於王秀珠也是高齡老人了,耳背、眼花、行動遲緩,張成雖有一百個不情願,也不得不親自奔波,去為她代辦一切遺產繼承的手續。

2月初,張成來到王秀珠的老家天津市郊。王秀珠終生無子,很多東西由其妹妹王佩娥的孩子趙亮代為保管。張成兄弟倆與王秀珠的親戚從來沒有過半點兒聯繫,此次為辦繼承手續才相互認識。聽說張成來拿材料辦理繼承手續,趙亮非常高興,主動地搬出了家裡放材料的木箱。在箱底,張成看到一本發黃的家譜,打開一看,他萬分震驚:王秀珠的母親竟然是張宏馳父親的表姐!也就是說,王秀珠和張宏馳是表親關係!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的婚姻在法律上是無效的!

王秀珠的妹妹和趙亮知道此事嗎?至少他們肯定不知道近親婚姻無效。張成不敢聲張,只是悄悄將家譜放進公事包。這時,他發現了更令他震驚的事——在王秀珠珍藏的物品中,竟然還有一份離婚證書:張宏馳,王秀珠,青海省共和縣,1955年結婚,1965年離異。他們竟然曾經有過長達10年的婚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太多的意外紛至遝來,令張成心亂如麻。他將全部材料都帶上了。告別了王佩娥一家人,張成立刻打電話給弟弟:“爸和王秀珠有血緣關係,婚姻無效,她沒有繼承權!”張敢也萬分詫異,更加疑惑:“你為什麼不問問王秀珠的妹妹到底怎麼回事?”張成說:“我一心想著王秀珠沒有繼承權,別的事沒敢驚動他們。等我回來再和你商量怎麼辦。”

一路上,看著鐵軌旁筆直的電線杆呼嘯著後退,張成心潮起伏。難怪父親對他和王姨的相識經歷諱莫如深。張成明白,只要他向法院提起訴訟,就意味著王秀珠從這場無效的婚姻裡得不到任何遺產,她將淨身回到天津楊柳青鎮。這對於一個糊塗的年邁老人而言,是不是太殘忍了?可是父親在世時,一家人也對得起她了。不是進入這個家庭,她怎麼能出入坐小轎車?怎麼能有保姆照顧?怎麼能氣定神閑地侍花弄草?而她對這個家庭並沒有付出過什麼。

張成糾結一路,最終還是決定起訴。想到王秀珠並無子嗣,一個人回到天津未免淒涼,張成和弟弟商議,每月付給她一定的養老金。

2010年3月25日,張成向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判決父親與繼母的婚姻關係無效,請求依法取消繼母王秀珠的繼承權。

因為勝券在握,張成有了一絲歉意,決定回去看望一下繼母。一進家門,他看見王秀珠正坐在陽臺上曬太陽,身上披著父親生前常穿的灰色大衣,那風燭殘年、行將就木的淒涼晚景,讓張成難免有一絲心酸。他問:“王姨,你和我爸爸在1965年離過一次婚?為什麼你們結婚又離婚?”王秀珠半晌才聽清,遲鈍地歎了一聲: “你爸爸讀了很多書……多少年了啊……”

是啊,半個世紀過去了,那時離婚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這是怎樣一段感情?張成再追問下去,王秀珠卻已語無倫次。她蒼老得說不出一句邏輯正常的話,只剩下悲切混濁的淚水。

幾天後,張成到弟弟家做客,與弟弟、弟媳議論起繼母的事。弟媳提醒兄弟倆:“爸臨終時交代我們要對得起王姨,我們都答應了。現在他屍骨未寒,我們卻剝奪她的遺產繼承權,是不是有點兒過分?”張成心頭一震。
父親為什麼對一個村婦如此情深義重?這背後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自己不能做出不孝不義的事。張成決定再赴天津,搞清楚事實,決不讓父親在九泉之下難以瞑目。

6月初,張成再次來到天津楊柳青鎮。

追尋真相

王秀珠的妹妹王佩娥,得知張成是來追尋張宏馳人生軌跡的,不禁老淚縱橫。她告訴張成,張宏馳和姐姐王秀珠是青梅竹馬的表兄妹。在那個愚昧的年代,表親可以成婚。1944年,兩人舉行了傳統結婚儀式,拜了天地。
同年,張宏馳考入輔仁大學社會經濟系。為了支持他念書,王秀珠來到北京,在有錢人家中漿洗衣物、被服,掙錢供張宏馳讀書。

年輕的感情,動盪得如同驚濤駭浪。張宏馳在求學期間,喜歡上了漂亮的城裡女孩兒。而且,讀了書的他,知道了近親結婚是違背科學和倫理的。

1947年,王秀珠和王佩娥去大學看望張宏馳。張宏馳根本不願意同學們知道他結了婚,見姐妹倆找來,暴跳如雷:“誰讓你們來的!”王秀珠只好拉著王佩娥快步離開。王佩娥至今還記得,那天為了去見姐夫,她和姐姐穿的都是沒有一點兒補丁的、最好的花襯衫。她們一來一回,徒步走了整整一天。她天真地問:“為什麼姐夫不高興?”姐姐回答說:“讀書的時候是不准結婚的,他怕同學知道。”王佩娥信以為真,直到幾十年後她才知道,當時的學堂並沒有這樣一條規定。在那個烈日炎炎的中午,王秀珠獨自咽下委屈,絲毫沒讓妹妹發現端倪……

1948年,張宏馳大學畢業。1955年,想到當初結婚只拜了天地,王秀珠的父母為了鞏固兩人的婚姻,逼著兩人到民政部門登記結婚。

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開始大面積鬧饑荒,北京也不例外。最殘酷的時候,走在路上吃饅頭都會被饑民哄搶。為了把糧食省下來給張宏馳吃,又不會被人發現偷去,王秀珠縫了個小布袋拴在腰間,把自己的口糧省下一半放在布袋裡,晚上睡覺都攥在手心裡,等著丈夫每週回來,讓他吃一頓飽飯。

王秀珠瘦得皮包骨頭,卻守著她的布袋,一直把食物留存下來。她無數次餓暈在大堆要漿洗的被服前,清醒後又拴緊她的布袋繼續幹活……聽著王佩娥的講述張成心裡波濤洶湧。如果一個人能在自己的生存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把活下去的希望留給另一半,那樣的愛情是多麼不容置疑!

1961年,王秀珠告訴妹妹,自己沒有文化,怕將來被丈夫看不起,她也在自學,還想在北京城找一份工作。幾經申請,街道辦事處把王秀珠安排到一家工廠工作。為了更好地照顧丈夫和公婆,王秀珠毅然將公婆接到了北京。

而張宏馳卻在這時向上級申請到青海工作,夫妻兩人分居兩地。1962年的一天,王秀珠回到娘家,一進門就痛哭不止。她告訴妹妹,張宏馳不但不回家,並且慫恿父母與她分開住。直到那時,她才意識到,這段婚姻已經不能再靠她卑微的討好和無私的付出去維繫了。

可即便是回娘家,王秀珠還是來到張宏馳的父母家幫忙幹農活。她卑微地愛著他,拼命打磨自己,希望與他比肩,和這個對她寡情的男人擁有天長地久的美好。

1965年夏,王秀珠和王佩娥一起到青海去看張宏馳,發現他穿著時髦的的確良襯衫,頭髮梳得油光可鑒。張宏馳仍然很不高興,提出兩人之間已沒有感情,並且近親結婚是違法的。王秀珠想了想,對王佩娥說:“他要怎麼樣就怎麼樣吧,我不能拖累他。”就這樣,兩人平靜地在青海辦理了離婚手續。

王秀珠將一個女人一生最好的年華都奉獻給了張宏馳,卻沒有一絲怨言。但王佩娥清楚地記得,姐姐回到娘家後,三天粒米未進,哭得天昏地暗。整個鎮子的人都知道她被讀大學的丈夫拋棄了。姐姐在家待了兩個月,出去還要替丈夫解釋:“不是他品性不好,是我們近親結婚,這是違法的……”

不久,王秀珠回到北京上班。因為年輕時洗被服浸了太多涼水,她患了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粗大,雙腿不能彎曲。王佩娥去北京看望姐姐,哭著幫姐姐按摩變形的雙腿,心裡為姐姐不平:當年,她為供張宏馳讀書,替人洗衣才落下了關節炎,難道姐姐一生的命運就是為了成就和成全張宏馳嗎?

1967年,張宏馳與張成的媽媽馮華結婚。後來,張宏馳被調往北京任教。聽聞前夫結婚的消息,王秀珠終於在親友的撮合下,與一個離異退休職工結了婚。

趙亮拿來姨媽和姨夫的照片,張成一看,驚呆了!照片上,王秀珠的丈夫,是深深刻在他童年記憶中的那位陳叔!

隨著真相被一層一層揭開,張成不禁淚水滂沱……

情深義重

照片上的男人,正是被爸爸稱為“鄉下親戚”的老陳,老陳常常給張成家送糧送面。那時,張成和張敢還小,但一見到陳叔,他們就知道,“世上最好吃的東西來了”。他上小學時,看到有小朋友穿軍裝,也想要一套。陳叔知道了,就將自己家半年的布票給了媽媽,媽媽用這些布票買布給張成做了一身軍裝。1977年父親赴英留學後,家中一時拮据,陳叔還曾送錢來。那些支離破碎的記憶像彩色的真實生活中忽然閃過的黑白鏡頭,溫暖而令人心碎。張成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幼年時記憶中那位陳叔,竟然是王秀珠的丈夫!他立刻打電話告訴弟弟:“你還記不記得,小時候家裡經常出現一個陳叔叔。他是王姨曾經的丈夫啊……”張敢在電話中得知了一切,沉默了許久,泣不成聲……

原來,“文革”期間王秀珠聽說張宏馳成了走資派,急得六神無主,她對妹妹說:“張宏馳從小就沒有吃過一丁點兒苦,我怕他熬不住啊!他沒了工資,兩個孩子吃什麼?”為了不讓馮華尷尬,她那同樣善良的丈夫老陳替她去看望張宏馳一家,每個星期都給張家送吃的。張宏馳赴英留學期間,王秀珠夫婦毅然表態:兩個孩子,他們寄錢來養。

當時王秀珠的工資是每個月18元。他們每個月寄給馮華6元,還有一些糧票、油票。而她自己一件衣裳,卻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20世紀70年代末的一天,有學生送給張宏馳一罐麥乳精,他捨不得喝,拿給王秀珠。看到她家的枕頭上還打著補丁,張宏馳大約覺得刺眼,伸手拽過來給翻了個面,沒想到背面的補丁更多。張宏馳歎了一聲:“年輕的時候不懂事……我這輩子唯一對不住的人就是你,不知道還有沒有償還的機會。”王秀珠說:“等你有了出頭之日,就送我和老陳一對新枕頭。”

1990年,老陳因病去世。張宏馳前來為他送終。追悼會上,他老淚縱橫,送上親手寫下的挽聯:“手足情篤幾度生死未曾離左右,肺腑言箴從來榮辱不計守炎涼”。

此時,張宏馳和王秀珠都已年過花甲,再多恩怨都已被歲月打磨平整。那之後,王秀珠回到天津老家安心頤養天年,與妹妹一家住在一起。

2001年初,趙亮忽然接到一個電話,是找王秀珠的。趙亮非常吃驚,誰會打電話給一個耳背的老人?見王秀珠在院子裡曬太陽,趙亮便大聲叫她:“大姨,你的電話!”70多歲的王秀珠顫巍巍地走進堂屋。電話的那一頭,是76歲的張宏馳。

王秀珠很快聽出是他,她把電話捧在耳朵旁邊大笑著說:“你大聲點兒,我耳朵聽不見啦!”眼淚卻一瀉而下。兩人又哭又笑,很多話不斷地重複著,趙亮站在邊上,忍不住流下淚來。

張宏馳對王秀珠說,自己從一個老家朋友處打聽到她的電話。他的老伴在幾年前也去世了,兩個孩子都已成家立業,他卻感到了生活的孤苦。他說:“你到北京來吧,我們都是沒幾年光景的人了,我們一起過吧。誰知道人還有沒有下輩子呢?”王秀珠毫不猶豫地說:“好哇。”話一出口,哭得一塌糊塗。

2001年3月,張宏馳親自到楊柳青鎮接王秀珠,趙亮送姨媽進京。晚上,張宏馳在學校的餐館裡請王秀珠和趙亮吃飯。因為王秀珠走路不方便,張宏馳怕她摔倒,一直牽著她的手。

趙亮每年都去一趟北京看望姨媽。在最後的兩年裡,兩人都有些糊塗了,但張宏馳有時會費力地俯過身去吻她,她還像少女一樣笑……

張成怎麼都沒有想到,他得到的是這樣一個纏綿悱惻的故事。這個平凡的女人貫穿了父親的整個生命歷程。如果連她都沒有資格繼承遺產,這世上就再沒有人有資格了!他眼含熱淚回到北京,與弟弟商議:遞交撤訴信。
2010年6月10日下午,張成得到撤訴通知後,立刻回到父親家中看望繼母。王秀珠還坐在陽臺上,像幾個月來沒有動過一樣。她靜靜地看著外面的世界,眯著眼睛,仿佛快要睡著了。陽光罩在她身上,有一種祥和的光輝。

張成淚如泉湧,蹲下身,將臉輕輕放到王秀珠骨節已變形的大手上,喚了一聲:“媽媽……”王秀珠愣了一下,伸手摩挲他的頭髮。張成深情地說:“不管您的思維是不是清晰,我都想告訴您,我去過您的老家,瞭解了您和我父親的過去。您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如果王秀珠聽得懂這些話,那麼她一生的無私付出終於有了最有力量的幸福回報。假如張宏馳在天有靈,他一生未了的歉疚終於有了最美好的完結。

後記:

文革可以革去文化革去人性,但不過是暫時的部分的;傳統的、美好的事物破壞了或許永久不能復原,但失落的善良人性終究可以找回尋回。動亂的大時代造成很多巨大的悲劇,底下更有無數個人家庭的小悲劇,悲劇裡見到高貴的人性沒有被災難所淹沒浩劫所矇蔽,像海蚌裡的珍珠河沙裡的金子閃耀著光輝,讓我們對人生抱持希望,對人性保有信心,漫漫長路可以繼續走下去。

這篇文章原作者不知是誰,真實性如何不能確知,上網查不出張宏馳之人,但文章人事時地物背景都交代一清二楚,似真有其事,而非杜撰,不過故事貴在感人,真假無損其價值。倒是張宏馳王秀珠夫妻兩人文中謂屬三代旁系血親,應屬四代旁系血親才對,即兩人為共曾祖表親;依我方算法為六等旁系血親。

文章沒有標題,是我安上去的。「永不衰殘的真情至性」,更能彰顯這位沉默女性的偉大,他以他的偉大贏得了始終拒斥輕蔑他的孩子的一聲「媽媽」。

Wednesday, January 5, 2011

90歲老壽星有共性


近日,美國紐約醫學院精神醫學專家在美國“老人學家”雜誌上的文章指出,在追蹤調查了近百名九十歲老人的生活狀況後,他們發現,活過九十歲的人通常有以下共同特徵:

1.很少去看病,很少住在養老院。
2.在中年時未患過重大疾病,
3.沒有患老年癡呆症。
4.生理上具有的特徵:
身材中等(平均身高男性為171厘米,女性157厘米)體重不過重或過輕,而且一生中變化小。 肌肉張力佳,皮膚有彈性,握力佳,晚年仍經常運動。
5.理解力強,對於時事相當感興趣。記憶力好。
6.無憂無慮。獨立自主,
7.大多數人在65歲左右退休。
8.通常在五、六十歲時會出現憂鬱的情緒,但不久後他們都能開始新的生活。
9.懂得享受生活:個性樂觀且有幽默感,容易感到愉悅。生活中充滿著冒險經歷。能夠在別人認為不利的情形中,看到美好的一面。
10.適應能力強:雖然他們之中有許多人懷念童年時光,但沒有人希望回到過去,多喜歡生活在多變的現在。
11.不會全神貫注在死亡的問題上。
12.每天過著知足的日子。
13.有廣泛的宗教信仰,但對宗教不會過度狂熱。
14.吃飯不多,但樂意嘗試新的食物。飲食注重多樣性,蛋百質含量高且脂肪含量低。
15.都有早起的習慣,平均睡眠時間為6--7小時。
16.喝酒都是小酌淺嚐,極少人會飲酒過度。
17.不抽煙者居多,有些人抽煙但抽不多,還有些人歡喜抽煙斗。
18.一生中吃的藥很少,甚至比有些人一周的藥物用量還少。
19.多數人有喝咖啡的習慣。

20個美國的愚蠢落後現象



編者按:一位來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說,他來美國已多年,但很後悔當初的選擇,因他一直被西方媒體蒙蔽欺騙,錯誤地以為美國是一個現代化國家;懷著學習美國先進科技報效祖國的豪情,他翻山越嶺來到了這個“強大”的國度。可是結果讓他大失所望!失望之餘,他歷數了美國20條明顯愚蠢而落後的地方:


(1) 美國真的是個還未經開發的大農村。在中學時,老師們就教過工業越發展,環境就會遭到破壞。比如工業城市應該到處都是大煙囪,到處都是大工廠,到處都是灰塵。這才是工業化的象徵!可是美國呢?極少見到煙囪,偶爾見到小小的幾個,還是別墅裝飾用的,到處都是清澈見底的河流和湖泊,河邊也沒有造紙廠啊,煉鋼廠 啊什麼的。空氣清新得象原始社會,簡直沒有一點工業化的影子!

(2)美國人不懂經濟。美國的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幾乎通向每個村莊,可是幾乎沒有收費站!這麼好的巨大商機居然白白浪費!作者恨不得馬上用水泥在這些路上築幾收費站,不出一個月,肯定可以在西海岸買棟海景別墅。還有,公路邊隨處可見寧靜還未開發的湖泊,政府寧願讓水鳥隨便棲息拉屎,也不會開發個湖景花園大賺一筆。可見美國人毫無經濟頭腦。

(3)美國建築太原始。除了幾個少數的大城市外,根本沒有什麼水泥和混凝土之類的高樓大廈。作者他剛到美國時,飛機快降落,作者他看到機場邊上大片大片小 平房(有人說那是小別墅),錯以為到了柬埔寨。說到水泥和混凝土,他簡直不敢相信美國幾乎沒有混凝土的建築,他們的房子大部分都是木頭和一些奇怪的材料建 成的。用原始的木頭做房子,看來洋人們的建築水準還只停留在清朝以前,但那是封建社會時期。

(4)美國人思想單純落後。作者剛到美國的時候,在機場一個行李車要3美元。他沒有零錢,一個美國人看見他行李很多,就替他出了3美元並把車推到他面前。他們還隨時會給你開門,隨時會問你需不需要幫助……。作者覺得這樣太單純落後了,不夠中國人的現代化。


(5) 美國人不懂吃野味。有一天晚上他和同學開車去另一個城市,忽然從路中間跑出幾隻梅花鹿來,同學眼疾手快刹了車才免了一場撞車事件,據說這樣的事經常發生,有時候一頭鹿就可以毀了一輛車。美國政府也不知道管管,連馬路上的鹿都管不好,還要整天張羅著要打伊朗,真不知道美國政府吃飽了在想什麼。還不只是鹿,樹林裡還有熊和狐狸,野鳥和松鼠隨時光顧廚房就更不用說了。美國人也太不懂吃野味,連個野味餐館都沒有;且不說野生動物美味可口,就是打死那些野鹿然後賣掉鹿角,也能賺大錢啊!美國人整天就和這些動物住在一起,根本就是原始社會。

(6)美國人不懂自尊。大學裡的教授一點都架子都沒有,完全沒有學者尊貴的風範。D教授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可是課間休息的時候居然和學生在教室裡大吃餅乾,大侃《21點撲克牌》和美女《越獄》,一點學術的威嚴都沒有,作者他簡直失望死了。還有,堂堂正正的博士導師們沒有一人把“博導”頭銜放在名片上, 連如何炫耀地位與身份都不懂,這樣的教授教出來的人,就是當了官也不懂裝腔作勢,誰還會跟這種不懂裝腔作勢的官點頭哈腰?!所以,美國連小膽的平民們都膽敢罵當官的。看來,還是中國的公僕母僕們受人尊敬,在中國哪怕只是個小處長。也比他美國總統有威風,。

(7)美國小學生沒有偉大理想。小學生從小就沒有想當大官的意思,班上的幹部輪流做,搞什麼人人有責。小學生課後幾乎沒有家庭作業;即使有,也沒法和中國 小學生的家庭作業相提並論。而且,學校還太偏重于品德培養教育,唆使小孩子們先學會做合格公民,再談遠大理想。做合格公民?整個一個老掉牙的觀念。

(8)美國人看點小病都要給自己製造麻煩。先得跟醫生預約,看完病,醫生給開藥方。有些人還得諮詢藥師。買藥得自己去超市買,不像中國,看完病拿著醫生龍 飛鳳舞的處方在醫院直接買藥就行了。他真不明白美國為什麼把賣藥的和看病的分離,醫院醫生只診斷和開藥方不賣藥,而賣藥的藥店不見醫生的藥方不賣藥,利益 和責任都分開,可見美國醫院不會賺錢。象中國看病賣藥一條龍,把藥價壟斷翻個8倍10 倍,這麼好的生意都不會做,可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真的不活,活該!

(9)美國的輿論導向亂套。作者有時候對美國人的無知和愚蠢完全失去了耐心;比如當他們知道中國有電視臺和報社的時候,居然無知的問他:“中國有報紙 啊?!”簡直太豈有理了,咱們不但有中文報紙,而且中國的報紙都是文宣部門精心加工製作的。看中國的報紙就象在聽讚歌音樂會,多有品味!才不像美國報紙亂七八糟的輿論,連美國總統都敢點名道姓地罵,更不用說那些小羅蔔頭。對領導要尊重,這是作者在中國的時候習慣成自然的事情;若對領導同志說三道四,把領導 們的醜事都公佈了,以後誰還願意當領導?!再說,國家培養和保養一個幹部的成本是很高的,搞掉一個壞幹部,國家損失有多大?!所以,美國不負責任的輿論導向,簡直就是群龍無首的原始社會:亂套了!

(10)美國人精神空虛。作者最受不了的就是:大部分美國人吃飯前都要做什麼禱告,美國人還天真的說:“上帝保佑美國”。完全是胡說八道,如果上帝保佑美 國,那怎麼還讓美國如此落後、如此原始、讓美國人民還如此單純幼稚?!再說敬拜上帝有屁用,真不如把這些時間花在敬拜單位負責人來得實惠!這一點哪能和現 代化了的中國人比! 雖然中國幾千年的儒家文化在現實生活中已找不到了,但中國人提起老祖宗照樣沾沾自喜,絲毫沒有愧對的想法,在懷舊中中國人一切向錢看,精神一點也不空虛。


(11) 美國人沒有時間觀念,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需要排隊,還不知道緊貼前面人的後背,老是和前面那位保持一定距離,其他人也老老實實地站後面,不知道“加塞”。中國人多聰明,即使是人擠人的狀況下,都有本事塞進隊伍裡去;這樣可以節省很多時間而且也不用站得那麼累,有熟人開個後門就更節省時間。但美國人就是愚蠢,連這些都不懂。

(12)美國的商店也愚蠢到不會講理:買了的東西幾個星期後還可以退,還不要什麼理由。為啥不跟買方理論一番,就准他退貨呢?!愚蠢之極。

(13)在美國不安全,95%的家庭都忘了裝防盜網/防盜門/防盜窗。美國人很幼稚,他們會隨便把書包啊,電腦啊什麼的放在圖書館門口,大樹底下,完全不怕小偷,真是一點警惕感都沒有;……。奇怪的是,那些小偷都到哪里去了呢?!

(14)美國人膽小,95%司機從來不敢開車闖紅燈,99%的不敢搶道;這哪叫合格司機們嘛!雖然99%的美國成人都有車,可開車的方式很奇怪:馬路上很多車,卻聽不見喇叭聲,街道安靜得不像街道,一點城市的熱鬧和人氣都沒有。在咱中國不按喇叭的話,誰知道你有車?!

(15)美國人感情淡漠,95%員工認為上級家的喜事與己無關,所以從不找個藉口關心一下領導;在咱中國,哪里還有群眾不想方設法關心領導的?再說誰敢不呀?!因此,中國的人情味就是濃!

(16)美國人不懂規矩;99%的人升學、就業、提升、住院開刀都不懂開後門、送紅包,真是不懂事!

(17) 美國人沒見識;雖說成年人就人人都開車,可是卻連小摩托車都沒見過,可見見識之少。學校裡有一個非洲學生,為了方便和便宜,不知從哪里搞來一個女式小摩托 車,在校園裡開的時候,美國人都覺得他很“alien”,真是少見多怪。美國人要來到咱們國家,特別是南寧海口什麼的,那還不被那洶湧的小摩托車大潮嚇 死。

(18)美國的餐館沒有雅座;要是在美國某個餐館弄個雅座,老板碰見有錢的喊聲:樓上請!那肯定掙幾輩子的錢都不夠打官司的。顧客來了,指著雅座說:我要 坐那個位置!要是不交錢不讓座,那肯定上法院了,老板得按歧視罪處理,那什麼精神損失費亂七八糟一加起來,沒法計算了。美國的法律簡直就是為培養和放縱刁 民而設立的。

(19)美國的市場化不叫市場化,應該叫做亂七八糟自由化。比如美國居民買房子,若買了一個54萬的別墅30年還清,每個月付2700美元,但每個月政府 居然退稅500$。還有教育,孩子如果念本科,頭兩年的學費可以退92%,後兩年退學費70%。研究生也退,一門一千多美元的課要退300多美元;哪像中 國只進不出。比如基礎建設等等,居然要取之于民用之於民,但總統、州長選舉卻要他們自己去籌錢,這樣的大事情國家都不拿出錢來。所以美國的市場化亂七八 糟,毫無規律。

(20)美國的稅務局比中國愚蠢,不知道斂財。在美國年收入2.8萬美元以上的才需要繳稅。中國的個人所得稅率起征點是2000元人民幣,也就是年收入 2.4萬就要交稅。美國的個人所得稅可以扣除很多東西,年底有一次總的演算法,如果多交的會退回;老來退休的時候國家每個月會給你很多錢養老,比你交的稅 要多很多。在中國如果你在這個月有收入就繳稅,下個月沒有收入了也不會退稅,且永遠都沒有退稅。美國的稅率是按照家庭來算稅的,如果你的收入要養老婆還有 孩子,就按幾個依賴你的人來算稅。這時候你的稅率甚至低至沒有,孩子多了的時候國家還補貼錢給你。中國的稅從來都不考慮你的明天和你的小孩,決不考慮家庭 因素。美國落後到將政府多次減少稅收當成政績,而中國稅收增加才當政績。

買房:中國買房交契稅,美國買房退稅。買車:中國繳稅,美國退稅。炒股票投資失敗:中國沒有人管,美國退稅。繳稅記錄:美國有,中國收了稅也不給你收 據。……美國最愚蠢的地方,就是老百姓交了稅後,讓他們享受到了該享受的所有好處:上高速公路免費,汽車年費為不到幾十美元,沒有養路費的說法;子女上大 學之前免費;公民如果失業,可以拿到每個月大約1000多美元的失業金,這錢足夠租房和吃飯費用;等等。

作者:天下大平 2010-12-22
http://www.caochangqing.com (轉載請指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