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3, 2009

從全腦模式談創意思考潛能開發

「創意是生命的活水,亦是生命的原動力。」

生命中有了創意,將會使我們的生命更豐富、更精彩。

創意思考能成就事業解決問題,人類的思考能力無窮無盡,很多的困難窘境盲點都憑藉優質的創意與思考迎刃而解,人人都俱有創意與思考能力,但很少人能有系統、有技巧的把它淋漓盡致發揮出來;廿一世紀的今日,傳統的思維模式已不適合打現代的戰爭,網路時代與知識資源的今天,缺乏敏銳的觀察力與符合邏輯的思考模式,將很難在這競爭世代一展長才,相反的可能因自身潛能與創意無法有效發揮而鬱鬱終生。

因此,高科技的進步,人類的許多工作皆由電腦取代,人性的光輝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我們會不會變成高科技的附屬品端賴我們的教育是否具有創意,所以近些年來教育的改革強調人性的尊重與潛能的激發,尤其是創造力的開拓,人才的培育是個正面的發展。

一、全腦是人性及3Q的表現:會做事做人還敢作夢,IQ+EQ+CQ=3Q。

在談全腦評估之前,首先來了解什麼是全腦的特性。全腦是左右腦兼顧, 身心具備的全人發展,也就是人性的發展。

常常聽到有人說三Q?何謂三Q,它包括IQ(智商)、EQ(情商)和CQ(創商)也就是有智慧、有情意,還要有創意。三Q的諧音是(thank you),有感謝、感恩的意思。做一個有創意的現代人,不僅要有IQ、EQ、更重要的是要培養CQ。

三Q具有傳統、現代及未來的重要特質,掌握三Q的重要概念才能擁有三Q的鑰匙,才能開啟「愛、智慧與創意」的大門。IQ講的是聰明才智,對知識,理解,記憶,推理,以及判斷的能力;EQ說的是情感的天地,包括知己 勵己 律己 知人 睦人,重點是情感的調適與人際關係;而CQ說的是創造思考。3Q具備是全腦開發的里程碑。


二、創意思考的五種能力:敏覺力、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及精密力。


創造思考具有五種能力:敏覺力、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及精密力,以下簡單的介紹這五種能力:

(一)敏覺力:指對問題或環境的敏感度。有些人敏感度高,任何事物若有疏失或不尋常的地方,很快的會感覺出來。

(二)流暢力:這是指對同一個問題或看法能夠提出很多觀念或新點子,來解決問題。

(三)變通力:就是能夠從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同一個問題。

(四)獨創力:能夠想到別人所想不到的新觀念能力,也就是見解與其他人不同。

(五)精密力:在新觀念上不斷地使之構想更完整、更無懈可擊,講求「精益求精」的精神。

三、創造力開發

創造力開發的秘訣在於:「知識就是力量,方法就是智慧」(Knoeledge is power. Method is wisdom.),以父母教導孩子創造力為例,創造力開發的秘訣不在於高深的學位及尖深的方法,只要觀念通了,心情放開了,懂的安排適當的環境、教法,引起孩子的學習動機,那父母親的言行舉止都是很好的腦力開發工具。「知識就是力量,方法就是智慧」,只要有心開發自己以及家人的潛能,人人皆可以做的到的。

四、全腦開發,提升創造力


說到全腦開發,首先來認識腦的功能:人類的頭腦可區分為左腦與右腦,左腦是處理語言、邏輯思考、集中思考、屬於分析性的,主管著人類的語言、閱讀、書寫、計算、分類,左腦的功能較發達者,是屬於垂直思考型的;而右腦是處理表象、形象思考、發散性思考、直覺思考,右腦主管著形象記憶、空間感、幾何圖形、夢想、音樂、態度及情感等等。右腦發達者是屬於水平思考的人,這種人有較大的創造思考潛能,透過右腦的開發,轉換我們的思考方向以發揮潛能,提升創造力。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寫道:「如果你想要更具創造力,在成人世界還沒摧毀孩童特有的創造力及發明力之前,請保持一顆童心。」

作家杜蘭特(Will Durant)也說道:「兒童所能理解的宇宙奧祕與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都同樣令人驚奇。」

五、創造性活動四階段:準備期、醞釀期、豁朗期、驗證期


創造性活動產生的過程一般可分成準備期、醞釀期、豁朗期、驗證期四個階段。然而在每個階段中左右腦所運作的功能會有所不同。在準備期及驗證期,左腦處於較強的活動狀態,並且發揮主導的作用,人類思考在這兩個階段需要使用到左腦的語言和邏輯考能力,運用推理、類比、分析、歸納等方法找出問題所在。在創造過程中醞釀期和豁朗期,右腦處於主管作用,在這兩期是新思想、新觀念的產生時期,也是創造性思考的關時期,由於新觀念沒有固定邏輯化規則可尋,就需要發揮右腦的想橡、直覺等功能。

我國古代形容成大事業大學問必經三種境界(王國維),恰好可與我們談到的創意性活動前三個歷程相互呼應: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

第一境界指出對目標的熱望,可望而不可及,這是對問題的自覺與認知;第二個境界象徵追求創造的歷盡艱辛,而不懊悔,這也是準備與醞釀的歷程;第三個境界象徵歷盡千辛萬苦,豁然發現成功就在眼前,這也是豁朗期的頓悟階段。

六、變則通,通則久


「變則通,通則久。」這句中國古諺(譯註:這句話出自《易經》)道出台灣面臨當前挑戰依然感到樂觀的理由與精義,中國哲學對變化與適應的觀點比西方哲學更彈性且務實。

創造思考應該是人類最珍貴的思想產物, 它應該像是天邊的雲彩隨時都能產生變幻,而有不同的,特殊的雲朵多樣的色彩或許我們要能發揮創思, 才能享受到泰戈爾的詩句之美: 「只因陽光的一吻,烏雲變成天堂之花。」

長久以來,台灣的政府與企業一再展現適應變動環境、並在必要時改造本身的能力,此外,台灣擁有許多向前邁進的重要優勢:在全世界最動態的區域居中心地理位置、與中國大陸語言及文化共通、具備管理優勢,以及全球市場經驗。相信台積電、聯電相互計劃在大陸投資,這是台灣未來生命力的希望象徵,就更廣的層面來看,相信台灣的經理人與政府官員將會善用他們的優勢長處與適應能力,追求未來的生存與繁榮。

七、創意即點子(IDEA),點子不點不亮,愈點則愈亮。


創意即點子(IDEA),點子不點不亮,愈點則愈亮,開發自己的創意,就是訓練自己有創造的行為(Creative Behavior),要讓創意有效,可以下列公式中得到(CB=IDEA)。

(一)想像(I: Imagination)
(二)知識(D: Data)
(三)評估(E: Evaluation)
(四)行動(A: Action)

這是一個到處充滿創意與驚喜的年代,烏龍茶有了開喜婆婆而改變了整個台灣的飲料生態,資訊業有了比爾蓋茲讓全世界的人類社會風起雲湧,這也是一個外在大環境無法由個人改變,,但內在思考模式可以完全由個人掌控的時代,面對同樣惡劣的現實環境,有人10倍速的成功致富,有人瞬間就傾家蕩產,成敗唯一的差別就在於思考的模式!

創意需要想像( Imagination)與知識( Data),這兩者是思考往哪個趨勢努力的方向,真正100%的創意純是偶然性,偶然亦必然。其餘的所謂創造都有先前的經驗留存著,只是對這些經驗,有的你以以負面的態度將之捨棄,但是內在、內心裡你是捨棄不了的,如果有一天你換了一個態度去看待那個經驗,你就有創意就有創造了。

當然思考後需要評估( Evaluation),包含風險、市場需求以及未來流行趨勢等等,一旦覺得百分百可行,那就行動吧! ( Action)

八、創意問題解決(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CPS):

運用創造力或創意思考方式來進行問題解決,問題取材於日常周遭被關心的議題,問題的設計可以定義明確,單純化,也可以複雜化或定義模糊。

今日世界裡,科技的文明與知識的改變,可說是日新月異,稍一延遲,就有落後之虞。要跟上時代的腳步,除了汲汲於新知的吸收以外,具有創意的問題解決能力,得以引領時代的改變,才是前瞻遠慮的教育目標。

所謂的「創意問題解決」是運用創造力或創意思考方式來進行問題解決,問題的特質是實際生活面對的問題,一個問題可以是定義明確、單純的,但更可能是模糊定義且複雜的問題。要解決現實生活面對的問題,光靠某一領域的學科知識是不夠的,需要運用各個學科知識和實用的技能的綜合能力。

創造力不只是需要想出來主意,還需要知道如何著手處理一個問題,如何界定一個問題,如何調動資源來解決問題,如何評估這個解決方法的價值,以及到完成解決方案的實踐;這才是一個完整「創意問題解決」的歷程。因此「創意問題解決」在強調創意思考的訓練、實踐創造力,是著重在學習創意歷程,可視為一種統整知識的學習典範。

九、創造與突破的性格與勇氣的培養


造成有創造力的人格特質有 不屈不撓、合理的冒險、成長的意願、對曖昧的容忍、接受新經驗、有自信、等(Sternberg, Lubart, 1995)。這裡所重視的是人格特質的改造,是必需經過經常性的活動的引導與陶冶,才能收到內化的成果。

一旦當你瞭解一個問題可以有很多很多的答案,找點子就不難了。這就是有些人總是找得到點子的原因,因為他們確定答案一定存在。

來吧,每天都說服你自己,其實你點子多的像打開水龍頭一樣源源不絕,每天都是這樣。自然而然的,你就會變成你心裏的你。

波特來爾(Baudelaire)形容天才是一種可以「隨心所欲回到童年」的人。他的意思是說,如果你能重拾童年的疑惑,你就可以找到你的天才特質。

卡夫(Gary Zukav)說道:「隱藏在我們心中的孩童永遠以直接的方式表達出純樸、天真。有一則明治時期的公案如是說:一位日本禪師名叫奈因,他接待一名前來請教禪學的大學教授,並為他斟茶。大師將杯子注滿後仍繼續倒,教授望著溢出來的茶,最後忍不住說:「杯子已經滿了,無法再加入任何的茶了。」「就像這杯水一樣,你已經存有太多自己的成見及立場,除非你先清空你的杯子,不然我如何能告訴你禪的奧妙?」奈因說道。而且卡夫接著說:「我們的杯中通常滿載著『常識』及『自以為是』。」

十、串連不連貫處

由於創意需要利用他人的構想,因此串聯構想的能力非常重要,尤其是串聯那些看似毫不相關的構想。平面設計師韓森(Tim Hansen)說:「創意的呈現主要在於串聯、聯想的能力,也就是換個角度以新的方式表達。」

今年,由於寫作關係,開始學習如何把看似不連貫的想法串聯起來時,發現這麼做經常產生特殊結果。小時候你是否玩過連連看的遊戲?第一眼看到的圖片,不過就是一堆看起來亂七八糟的小點。但創造這張圖片的人必然做了設計,因此當你把小點連起來,創作者預設的圖像便會在筆端出現。

如果你知道方向,很輕易便能連起小點;同樣的,如果你有計劃,也很輕易便能串聯構想。

我發現,只要有計劃,就能把不連貫的構想連貫起來;不久我又發現,只要有計劃,有創意的構想還會變得更有創意。

寫書也是如此。為了這本書的書名、論點與大綱,我努力了好幾個月。完成了這個階段的計劃,我才能開始留心尋求書的內容,讓寫作更有主題與蒐集資料,才得以全力尋找好題材,並且激發出額外的點子。著手撰寫內容時,我們清楚認知到必須增加一個章節來幫助讀者,主題是「成就願景的八句箴言」。

創造更多想法就像開車旅行。你或許知道去哪裡,但只有出發前往目的地,才能看到、體驗到出發前看不到、體驗不到的事物。創意思考的運作方式大致如下:

思考→收集→創造→修正→串聯

你一旦開始思考,就可以放手收集資料,自問:「哪些材料與這個想法相關?」找到材料,再問:「哪些構想能讓這個想法更好?」如此一來,就能把構想提升到更高層次。接下來進行修正與琢磨,你可以問問自己:「這些構想需要怎麼調整才能更好?」最後一步串聯,是把所有構想正確歸位到整體脈絡中,讓想法更完整、有力。

你對目標若是有整體架構或概念,這一連串過程會進展得更順暢,讓你放手去為自己的想法加分。假如你投奔構想,構想很快就會朝你湧來。

十一、身體力行,實現創意

我們往往只想到要學生們「多動動腦子」,只注意到要他們想什麼(WHAT),卻未想過要教他們要如何(HOW)思考,付諸行動。

有想像力就沒有創造力;沒有知識背景的想像力,那是空中樓閣不切實際,有新的構想有經過評估,這個構想才會產生「有用的構想」。最後,還是要身體力行(行動),創意才會實現。創意無所不在,即使是一隊大軍也無法抵檔符合時代的新觀念,所以我們應重視創意思考潛能開發的培養,以提升我們的知識競爭力。

作者:巫石吉

No comments: